第25节(2 / 5)
人送了一个恭贺乔迁之喜的,便让我去领了,我就送去了。”春生没弄明白为什么杜若会这么震惊,那放玉雕的底座上明明写着“乔迁之喜”几个字,应该是很切题的礼物才是。
杜若摇了摇头,几乎翻起了白眼道:“那东西是前年老太太新修福寿堂的时候,安靖侯夫人给送的贺礼,也不知道值多少钱,反正肯定不是他们那样的人家能消受得起的。”
春生听的直犯难,挠着脑袋道:“那少爷,要不我再去要回来?”
杜若没好气的白了春生一眼,只觉得哭笑不得,以后要是让刘七巧知道自己做了这么蠢的事情,那还了得?杜若揉了揉头,觉得一个脑袋两个大,他怎么就想到让杜管家去安排这事儿呢。幸好幸好,没有送什么大屏风什么的已是好事儿了,不然只怕送去了刘七巧家还没地方藏呢。
杜若放下笔,无奈安慰春生道:“算了,幸好你机灵,没说是谁家送的,不然坏了我的好事儿,可有你受的。”
春生有些胆怯的看着自家少爷,这少爷最近的脾气可不小了,话也比以前多了。有时候看书看着看着就傻笑了,写字写着写着就不写了,赏花赏着赏着就发呆了,也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刘七巧一家搬完了东西,总算是歇了下来。李氏预备着要留几位大叔和小伙子们下来吃一顿饭,可人家都很自觉的就回家了,毕竟刚刚安顿下来,家里家外的都有些乱。
刘七巧和刘八顺的房间在前面三间正房的右边两间。钱大妞和钱喜儿在东厢房,沈阿婆就在他们的隔壁,西厢房住着原来给刘老二和刘老爷做饭洗衣服的一个哑婆子,说是婆子,其实也不过四十来岁的光景。
刘老爷和外室生了一儿一女,儿子不争气,吃喝嫖赌样样行。刘老爷当时就是死了心的,才想起家乡的刘老二来,索性刘老二争气,这些年的王府越混越好,很得王爷的赏识,所以刘老爷对他那另外一个儿子,也越来越不上心了,十天里约莫有七八天都不在家,刘老爷也不去找他。
刘老爷另外还有一个闺女,嫁给了王府的管事的,今天明知道刘七巧家搬家,却没有出现过,想来这关系应该不那么友好。
其实想想也是,刘老二的童年悲剧都是因为那两个人娘的出现,所以作为刘七巧很能理解刘老二现在的心情。刘老爷则是抱着一种捡到了便宜的心态,觉得他在外面风光了一辈子,老了还能有个出息儿子,是在是祖坟上冒青烟。
刘老爷现在也不过就才六十不到一点,说起来还能发挥很多余热,可自从老王爷死后,他还就不掺和王府里的事儿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刘七巧估摸着刘老爷这么急流勇退,肯定也是有原因的,不过这跟她自己也没什么关系。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了饭,刘老爷表示心情很好,提议要带着八顺去外头街上逛逛。这顺宁街离鸿运街也不过就隔开一条街,刘七巧便也很想出去溜溜。
大户人家的小姐是不能出门的,但这对平民百姓家来说,就没有这条规矩。李氏和沈阿婆一起帮着哑婆婆收拾东西,刘七巧就站在门口往外头望了望。出了这条小巷,外头就是永顺街,走到底就是鸿运街。刘七巧来的时候就看见那条街上开着一家宝善堂,这会儿应该没没到打烊的时候。
“娘,我也能跟着爷爷出去逛逛吗?”刘七巧央求道。
那边刘老爷在前头抱着刘八顺,听了便道:“七巧跟着一起去去吧!”
刘七巧高兴的往外头跑,想了想又往回头,把坐在门槛上的钱喜儿牵了起来,又拉着钱大妞一起出去。
小巷里其实还算安静,到了外头就热闹了起来,这会儿正是晚膳光景,路边的小摊,两旁的酒馆都生意正好。刘老爷买了几根冰糖葫芦给大家吃,一路走一路对刘八顺道:“八顺,你爷爷我在这里生活了快四十年了,好容易才能有今天,以后可就指望你咯!”
刘八顺似懂非送的点点头,几个人转道上了鸿运街,比起顺宁街来,鸿运街的道路开阔了很多,商贾林立,热闹非凡。刘七巧看着往来的人群,从衣着能看出来,这一片生活的人大多都不算特别的有钱。
刘老爷便开始讲解起来,原来这一片生活的老百姓,大多都是几位亲王郡王家的家奴,这些产业也多半归几位王爷所有。因为王府扩建,所以这一代的外来人口很多,渐渐就形成了气候,自然也比别的地方更热闹些。
刘七巧一边跟在后头走,一边左右打量着商铺,然后在宝善堂的门口停了下来。里面的站店的掌柜了见了道:“姑娘是要来抓药的吗?”
刘七巧笑着摇摇头,转身又跟在刘老爷的身后。刘老爷便又介绍道:“这是宝善堂杜家,是医药世家,如今的二老爷在宫里头当太医院院判,医术很是了得。大老爷十几年前也当过御医,但是后来老太爷死后,生意就都交给了大老爷了。这位大老爷是个好人,当年鞑子入侵的时候,能跑的贵人们都跑了,我还记得当年老王爷让我看好王府,我一个人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正巧那时候你姨奶奶要生了,我找不到人,急的要死,见了杜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