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节(3 / 3)

加入书签

今禁足在永和宫内,胤禛人在蜀地,他跟前连个能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唯独八哥,几番关怀。

他只差没说“得此兄长,三生有幸”,这意思康熙听出来了。

不仅是夸老八,还有埋怨老四的意思,康熙听过没说什么,只是关怀了一番,待老十四走后,他就翻了良贵人的绿头牌。

当晚囫囵睡了一觉,第二日圣旨就去到延禧宫,康熙狠狠夸了良贵人卫氏,说她持躬淑善,克娴于礼……拉拉杂杂一大堆好话,然后册封她为良妃,赐居永寿宫主位,赐金印金册,择吉日行封妃大典。

包括惠妃在内,延禧宫上下都在院里跪着,才听了个开头就感觉不妙,得知卫氏封妃,同居侧殿庶妃咬碎了一口银牙,惠妃早先就断了争宠的念头,满心指望老大争回体面,却不代表她能平心静气接受这事。

卫氏和老八就是两条咬人的狗,瞧她闷不吭声的,能耐倒是不小。这就封妃搬去永寿宫了,但愿她真能永寿,别像前朝的孝穆皇后,暴毙在永寿宫里,至今不明死因。

看看直郡王胤褆就能知道惠妃是什么性子,卫氏封妃之前在延禧宫偏殿住了二十年有多,惠妃的确是不怎么待见她,扪心自问没做缺德事,对老八谈不上多好,却比德妃对老四的态度强多了。

胤褆还经常提点胤禩几句,他说话做事都糙,胤禩听着不以为然倒是真的。

说是受教,其实屈辱更多,胤禩觉得他从小就苦,盖因额娘出身太低。

卫氏是辛者库出身,她祖上在天聪年间归顺过来,是正经编入。严格说起来,卫氏和乌雅氏出身相当,都是八旗包衣,娘家人在内务府做管事,她俩在宫里过的日子却是天上地下大不同。

看乌雅氏落难,胤禩心里是有些痛快的,他觉得合该如此,乌嫔母子也该尝尝他吃过的苦,老十四从前多潇洒恣意,如今呢?不也得夹起尾巴做人。

胤禩去关怀胤祯存的是拉拢的心思,他早先讨好老九老十失败,至今没有盟友,做事难免拘束。同十四拉近关系虽然暂时没法获利,再等几年,等他大婚领了差遣就能有个帮衬的人。十四在骑射上很有天分,学问也不差,皇阿玛总不会亏待他,加上乌嫔破了相,说是神仙难救,他笃定没了指望总得找个兄弟支持,搏一搏从龙之功。

这么想,对十四再好都不亏,如今投入的本钱往后总能收回。

胤禩的心思未必没人知晓,他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旁人乐得看笑话,谁想康熙会插一手?

越级晋升多大的体面,可这真是好事?

德妃降成乌嫔之后,嫔位上那几个就暗地里较起劲儿来,都想顶上去补缺。她们谋划了很多,甚至准备去投靠三妃,以求支持。

尤其翊坤宫,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本来嘛,嫔位上谁晋升都不稀奇,卫氏越过他们,升做良妃……乐子就大了。

诸嫔能恨死她,这其中又以乌雅氏为甚,卫氏竟敢踩着她往上爬,岂有此理。

乌雅氏听十四说起,说旁的兄弟都在看他笑话,唯独胤禩待他特别真诚,照拂颇多。乌雅氏难得对老八母子心存善念,想着等她翻身之后定要报答一番,现在看来,好什么好,那就是个烂心肠的,竟算计到她身上!良妃最好从今天起好好祈祷,祈祷能风光一辈子,千万别败了势。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看穿了一切,真相就是老八拿老十四作筏子,得了康熙青眼。

胤禟听过忍不住想冷笑,皇阿玛是什么人?做事能没有用意?

老八是熬出头了,不用再去延禧宫看惠妃脸色,能光明正大去给良妃请安。

代价是同老大断义同十四决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