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 第181节(1 / 2)

加入书签

店员露出困惑的表情:“什么是太阳镜?”

呃?没有吗?

刘嘉对巴黎几大眼镜店进行调查,只有近视镜与老花镜,确实没有太阳镜。

“不会吧,都已经有飞机了,怎么会没有飞行员墨镜?”刘嘉摇头,她很喜欢看的一个tvb讲飞行员的片子,一个个穿着制服戴着墨镜,超帅的。

再三确认,这个年代,确实没有太阳镜、墨镜等等所有相似的东西。

飞行员和摩托车手也只有那种巨大的,不戴的时候顶在头顶上的那种大防护镜,如同动画片里的人物。

“天气这么好,怎么能没有太阳镜呢?”

刘嘉记得金朝人刘祁曾在《归潜志》里提过,衙门的大人们会在问案时用烟晶遮住眼睛,免得被别人看出自己的想法,按说,那也算得上最早的墨镜了。

怎么过了一千年,从中国到欧洲到美国,竟然没有人戴墨镜,就没有一丁点发展。

难道是大人们决定之后用眼神杀人,不稀罕戴墨镜,平民百姓觉得戴墨镜是大人的专属,自己戴了是僭越,于是就此失传?

又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失传案例。

眼镜已经发展那么多年了,不过是换个带颜色的镜片,有什么难的。

刘嘉自信满满,然后,她去眼镜店,试戴了一下眼镜。

往鼻梁上一架,她就感受到了世界的厚重。

现在的眼镜是玻璃的,不比后世的树脂那样轻。

现在主流的镜框款式是圆形厚重的,眼镜往脸上一戴,没过一会儿,就感觉压得耳朵疼、鼻子疼……用料要不要这么扎实,刘嘉感觉自己的鼻梁和耳朵就好像遭遇福建嫁女时的习俗——在脖子上挂了几百个金镯子。

几十秒后,刘嘉实在忍不住,摘下眼镜,做眼保健操第二节 ——挤按睛明穴,鼻梁给压得太难受了。

“习惯就好了。”店主安慰她。

……不,我不想习惯,永远也习惯不了,好重啊!!!

刘嘉去找了制作眼镜的工坊,问他们有没有考虑过把眼镜做得轻一点?

他们想过,也努力过:“但是度数高的人,镜片就是会很厚,没有办法。”

树脂镜片一时找不到可替代产品,镜框的重量应该可以减一减,那个塑料框,不装镜片放在手上掂掂,起码有后世两副眼镜那么重。

眼镜框也努力过,但是……“再薄就会断裂,在高温下也变得容易破裂。”

“为什么不用金属?”

“金属?”眼镜工坊的工匠摇头,“没想过。”

眼镜框最早是用木框,后来在1917年,有一位演员戴着牛角圆框的眼镜之后,牛角框又成了流行。

此时各位民国大师们的眼镜基本上都是那种款式。

眼镜行业还是功能性产品,他们从不主动跟时尚挂钩,有演员带货,他们就跟风发一波财。

没有人引领风潮,他们就苟着做安稳日子。

刘嘉实在受不了现在的眼镜重量,她提出:“我想用细一点的金属做眼镜框架,也不要这种圆圆的款式。”

但是,眼镜工坊不生产眼镜框,他们只是镜片和镜框的搬运工。

眼镜工坊只跟塑料厂有往来,想做金属镜框得找金属厂。

这不是问题,刘嘉手上就有合作的金属厂。

见到刘嘉来,金属厂老板如沐春风,ea是公认的给钱大方。

现在生意不好,挑剔已经不是客人的缺点了,只要有客人来就好。

俗话说的好:爱钱,就要爱它的全部,包括挑剔的付款人。

“你知道有一种金属叫钛吗?”刘嘉开门见山,她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一步到位,直接发搞钛合金眼镜框,轻便结实,多快乐。

老板愣了一下:“钛?请稍等。”

然后,他出门叫工程师。

刘嘉见他都没听说过,开始发愁,啊,不会吧,这个年代还没有钛?

不一会儿,老板和工程师一起来了,工程师听说刘嘉想用钛合金制作眼镜框,皱起眉毛:“不,这不可能。”

他说的是不可能,而不是没听说。

有戏!

刘嘉忙问他为什么不可能,是不是因为贵。

工程师回答:“买不到。”

这位金属专业的毕业生告诉刘嘉,现在外面卖的钛产品只有使用硫酸提取法做成的颜料——钛白。

至于让它像一个堂堂正正的金属那样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不可能的。

至今都没有可以大量提取纯钛的方法,纯钛只存在于实验室,非常稀有,不会拿出来卖的。。

工程师继续说:“而且钛也没法加工,因为……”

被各种专业名词说得头晕脑胀之后,刘嘉领悟了钛金属加工的两大难点:第一,难切。第二,难焊。

难切的理由有一二三,难焊的理由也有一二三。

涉及物理和化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