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和男知青有个娃[七零] 第73节(2 / 3)

加入书签

船厂在我老家福利最好,工资最高。秀秀,别这样看我,也别把我想象得太高大伟岸,我可能是最俗气不过的人,就想过好日子。”

他在机械方面确实有几分天赋,真要走这条路子也的确能走下去。

但见过自己动手加工改造的东西到别人手里倒腾一遍价格就能翻几倍后,郗孟嘉不得不承认自己被金钱腐蚀了,他想自己挣这笔钱。

有了钱,才能给妻女更好的生活。

他的理想便是做秀秀和圆圆的依靠,让娘俩以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需要为生活发愁。

米秀秀愣了愣,笑笑:“过好日子怎么就俗了,只要你考虑好了,不管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她不喜欢别人干预自己的决定,换位思考便不会用自己的想法插手郗孟嘉的决定,即便两人很快就要结婚,秀秀依然觉得要想感情好,就需要给彼此留一点点私人空间。

十二月,高考的钟声敲响,数以万计的考生满怀期望和紧张走进考场。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发往全国各地。

合安大队的考生们都忐忑的等待着结果,第一封,第二封……

拿到通知书的人喜极而泣,没有等到的人则焦心地继续等待,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郗孟嘉的通知书来得很快,他被市里的明南大学录取了。

圆圆像小猴子似的吊在爸爸臂弯,伸长手去够通知书,小姑娘开心得哇哇叫,“爸爸,给我看看!”

“米圆圆,这么大人了怎么还乱喊人呐。”米饭把书包往桌上一扔,也兴冲冲跑过来,“姐夫,我也要看。”

郗孟嘉递给他。

看爸爸不给自己,先给舅舅,圆圆不高兴了,撅起小猪嘴:“哼~”

“变小猪了?你认识几个字啊,看得懂吗?”

郗孟嘉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没有父女爱的打击她。

一听到认字圆圆立马瞪圆了眼睛,不服气地瞪他:“可多了,老师还夸我呢。”

她掰着指头数了数,底气十足道:“爸爸你别想糊弄我,我不是三岁小孩,我现在是小学生了。”

“是,我们家的小学生。”

米饭拿着通知书进屋报喜,溜了一圈家里头没人,“姐夫,我妈他们呢?”

郗孟嘉:“到新房子抹灰去了。”

乡下谁家建房都是村里青壮劳动力一块上,不谈钱不钱,就管个饭,等下回谁家有事也要办了再帮回去就是了,所以效率没得说,不到两个月就建好了。

“那我告诉爸妈去。”米饭将通知书塞到圆圆手里,火急火燎报喜去了。

郗孟嘉报考大学就在市里,是第一个拿到通知书的人。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陆陆续续又有几人拿到通知书。一个生产队有五人考上,甭管是不是北大清华,这概率着实不低了。赵中华专程开了表扬大会,大会当天市里还有记者过来拍照采访呢。

合安大队露了好大一次脸,大队长赵中华也得到了公社干部的赞许。

听说年底评优秀生产队也有他们一份,乡亲们得了消息后个个喜笑颜开。

高考一事尘埃落定,方安娜如释重负。

她最怕的就是历史因为她的到来而改变,或者说担心书里的国家大事跟现实有差距。这下好了,一切都跟照着她知道的轨迹运行。

那她得加快步调,77年一过,离拆迁重建就不远了。

思及此处,方安娜连忙以孩子快两岁却还没见过爷奶为由回了老家。

老赵家的儿媳孙子回来也是一件大新闻,尤其是刚到家水没喝两口,亦没跟赵父二人商量,便到大队长那说了想买地的事。

方安娜以为这事好办,左右农村的地不值钱,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她都没听过农村不给批宅基地的例子。

因此,去时自信满满,脑子里被钱塞满了。

回来时一脸失落,如丧考妣。

没想到宅基地不是给钱就行的,一个户口本就只能批一块。她想拿地皮,就得先分家,把他们一家三口的户口独立出去,除此以外,能批的面积和家庭成员人数也有关。

人少就面积小点,人多就面积大点。

方安娜不甘心发财梦碎,踟蹰半天还是同公婆说了自己的意思,老赵两口子岂能答应?

乡下谁家只有一个儿子还要分家的?

这事说出去要给人笑话,不管方安娜如何劝说,两人绝口不应,方安娜又气又急,只能含糊着说了其中的好处,至于消息来源则被她隐去了,她心说这下总要听她的了罢,谁能料到婆婆嗤她白日做梦,公公也耷拉着眼皮告诫她别想有的没的,专心照顾好他的宝贝大孙子就好。

方安娜:……

不死心的她再次拎着一罐麦乳精上大队长的门,赵中华被缠烦了没好气道:“规定就是这样,你要是有重大贡献,全村人没意见的话,宅基地我也能批,要不你就去买谁的房子,只要双方商量好村里也不阻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