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234节(2 / 3)

加入书签

张昌倒了一杯酒。

张昌诚惶诚恐地看着陈矩,有些不知道要干什么。

“坐下坐下。”陈矩笑着说道:“今天就是闲聊,想和你认识一下。”

给自己也倒了一杯酒,陈矩这才接着说道:“你的事我也听说过一些,原本觉得你应该会和海瑞一起走的,没想到居然留下来了。为什么?”

听了这话,张昌叹了一口气说道:“海大人的确提了让我和他一起走,董大宝也说了让我跟他一起去东厂。可是我都不想去。”

“一来,我想走科甲正途;二来,高堂在上,我不能离家太远。”

听了这话之后,陈矩点了点头,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也知道海瑞为什么要把张昌带走了。

海瑞被寡妇母亲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他目前真可以说得上是含辛茹苦,所以海瑞对待母亲也是极为孝顺。

甚至等到海瑞成婚以后,他也会和母亲一起睡。母亲在里屋,他在外屋守着,但凡母亲半夜有什么动静,他都会进去问候。海瑞母亲的身子不好,他总是怕母亲出事。

这也是张昌为什么在家伺候了母亲很多年的原因。这种事在官场上,或者是在读书人当中屡见不鲜,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至于说科甲正途出身,就更简单了。人家想考科举,想要堂堂正正的做进士当官。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可说的,读书人都有这个追求。

可陈矩却不想让他继续读书了,这么大年纪了还读什么?

陈矩笑着说道:“你知道我是怎么知道你的吗?”

张昌摇了摇头,他也有些不知道陈矩为什么能看上自己,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

从刚刚开始,他就一直很谨慎。

“我翻了山东所有土地案子的卷宗,”陈矩笑着说道:“其中有一个名字出现的特别频繁,这个名字就是你。”

公社制度

对于陈矩的话,张昌倒不意外。

如果真的把所有的卷宗都翻了,那自己的名字的确会出现很频繁。

可是他有些不明白,眼前这个太监要干什么?

这根本就不是这个太监应该做的事,他就应该走到一个地方就横征暴敛、走到一个地方就想尽办法弄钱。

看卷宗?

可别闹了,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太监该做的事。别说一个太监了,即便很多官员上任了都不会这么干。

而眼前这个太监就这么干了,而且还从这些卷宗里把自己找了出来。这里面你要说没有问题,傻子都不相信。

见张昌不说话,陈矩面露赞赏的继续说道:“海大人在山东做的事,我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也略有耳闻。而你的名字能出现在这些卷宗里面,也很了不起。”

“为了给人讨土地,你好像做了很多事,不但写了状子,还为人奔走。我看了那些卷宗上面写的非常好,海瑞对你也是赞赏有加。在看到这些卷宗以后,咱家很难不动心。”

张昌当然知道对方说的动心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对自己动心了,这种事情根本就一点都不意外。

自从上次的事以后,对自己动心的人不少。除了眼前的这位之外,还有海瑞、东厂的人,他们都想把自己弄过去。

这让张昌感觉很无奈,早知道这样,他就不这么干了。

最早只是因为海瑞来打官司,他想着帮乡亲们把土地讨回来,就做了很多的事情、写状子,找海瑞告状。

因为在这件事上做得太出色了,让很多人盯上了他。很多人开始来找他,希望他能帮忙把土地要回来。

他又很听母亲的话,母亲又心软听了别人的哀求就答应了下来,然后他就开始帮别人的忙。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他都不记得自己帮了多少人。

等到回过头来的时候,海瑞就很欣赏他,觉得他有正义感、有能力,会是一个好官,希望他跟着一起干。

可是张昌的心里面却很清楚,自己根本不成。自己就是秀才出身,按照大明的规矩,连做官的资格都没有。如果想要做的话,也只能是八九品那种不入流的官员,一辈子也就那么回事了。

这根本不是张昌的理想,他想干大事,所以还要接着读书,读书考举人、考进士。

要知道,大明朝可就一个海瑞,而且海瑞还是举人出身,比自己还要高一个档。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昌根本不可能跟着海瑞走。

张昌更不可能跟东厂去,这个选择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所以到最后,谁那边都没去。

如今眼前的这个太监又打上了自己的主意,这就让张昌非常的无奈。

他实在是懒得应付这些人,如果他想要干的话,最好的办法还就是跟着海瑞。即便是选海瑞,也不会选这些太监。

他刚刚在说话的时候,已经把这件事顶回去了:我家里面有老母亲要照顾我,不能离家太远;而且我还要考科举,所以你想招募我的话,就免开尊口。

可是,没想到对方还是说了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