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1节(2 / 3)

加入书签

注意到了,但刘晔没啥举动,就一旁站着听喝。”王宝玉点头道,但这是谋士的特征之一,这样才显得他们很牛很神秘。

“正是此人过于安静,才更可疑。事关任城王死因,曹丕情绪激动,而刘晔却面无波澜,或许其早已知晓其中的来龙去脉。”贾织纲分析道。

“织纲,目前谈论此事,并无意义,无论是否曹丕所为,此战业已难免。”陌千寻道。

“话虽如此,若能让曹丕解开心结,其后便难有借口再犯荆州。”贾织纲道。

“织纲所言有理,宝玉,我有一计,可令曹丕心服口服。”蔡文姬微微笑道。

“说来听听!”王宝玉来了兴致,笑着问道。

蔡文姬环顾四周,并没与说出心里的想法,众人心知肚明,这是人家两口子商议的事情,也都没有再问。

却说曹丕在阵前就曹彰之死跟王宝玉争论了一番后,心中已经生疑,他隐约觉得,王宝玉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并不像是撒谎。

但如果像王宝玉所讲的那样,一盆兰花怎么就能害了曹彰?沙巅毒兰,相伴六个时辰便无药可救,这让曹丕想想就浑身不自在。

“子扬大夫,你博涉群书,可知这世间有沙巅毒兰此物?”曹丕找来了刘晔,客气的问道。

“回禀圣上,臣曾在一本书上得知,却有此物,原产于西域沙丘之上,四季盛开,叶脉金色,剧毒无比。”刘晔道。

一听刘晔这么说,曹丕终于松了口气,他那盆兰花肯定不是这个品种,起码没有什么金色的叶脉,不用担心自己也中毒的问题。

可是,另一个疑惑随之而来,如果曹彰真是死于沙巅毒兰,自己的这盆普通的兰花怎么就变成了沙巅毒兰呢?

这让曹丕十分费解,联系事情的前后关联,忽然,他想起了一个人,惊呼道:“难道是魏讽调换了朕送给二弟的兰花?”

曹丕并没有亲自将兰花送给曹彰,而是安排手下的左曹椽魏讽代为送达,中间掉包绝对有这个可能。

“臣不敢妄猜,但恕臣直言,魏讽此人恃才傲物,脑后反骨,久之必反。”刘晔道。

“魏讽乃太尉钟繇举荐之人,父皇生前最为信任钟繇,且钟繇并无任何品行不端之事。”曹丕犹豫道。

“圣上,臣只想说一句,钟繇驻守长安多年,与西域诸国多有往来,这沙巅毒兰亦为珍稀之物,平常人不易取得。”刘晔继续说道。

因为父亲曹操骨灰被擅自送往彝陵的事情,曹丕对钟繇早有不满,一直压制着他,不肯委以实权,直到贾诩死后,曹丕无人可用,才重新重用钟繇,让他担任了太尉一职。

如果手握兵权的钟繇心怀反意,那问题可不得了,曹丕恨不得现在就收兵回去问个明白,可不能后院起火。

“一切皆为臣之揣测,并无真凭实据,还请陛下圣明决断。”刘晔告了半天状,一句话又撇清了自己跟这件事儿的关系。

曹丕点头,刘晔说得对,兴许这一切都是王宝玉编造出来的,如果因此将钟繇和魏讽治罪,可能中了王宝玉的奸计。

三座大山

几日之后,曹丕再度率领三十多万大军,兵临彝陵城下,这次曹丕并没有派大将出来叫阵,仗着兵多将广,一到城下就展开了大规模的强攻。

彝陵城下,喊杀声震耳欲聋,数不清的魏兵托举着盾牌,扛着云梯,一边朝城上放箭,一边向着城墙飞奔而来。

王宝玉当然不会客气,城墙之上,枪弩齐发,密集的箭矢形成了一场浩大的箭雨,向着魏兵笼罩而去。

战场之上,惨呼声不绝于耳,随着一排排魏兵倒下,后面的魏兵继续蜂拥而至,就像是杀不尽一样。

魏兵勉强来到了护城河边,好不容易在河水上搭上了浮桥,却又被水中翻腾而出的尖刀,将浮桥尽数砍断,士兵的鲜血再次染红了河水。

魏兵见此,只能推出了抛石车,将大量的石块被抛进了护城河中,足足忙乎了半天的光景,才总算是勉强搭上了十几座浮桥。

几万魏兵终于来到了城墙脚下,开始搭起云梯展开攻城,无数的石块从空中倾泻而下,打得魏兵又是一片哭爹喊娘。

彝陵防守坚固名不虚传,魏兵伤亡十分严重,曹丕看着肉疼万分,眼珠都红了,恨不得立刻抓到王宝玉,拧下他的头颅方能解恨!

“一刻不要停,定要取下彝陵!”曹丕忍着心痛不断下达命令,魏兵们只能靠着人数的优势,不断向城墙上攀登。

墙缝中藏着的尖刀,一次又一次的砍断已经搭好的云梯,而铁云梯接着又搭好,那些侥幸刚要登上城墙的士兵,却又被墙上悠荡的铁球,再度打落在城下,摔得骨断筋折,哀嚎不绝。

一直打到了天黑,魏兵依旧没能将一兵一卒送上城墙,城下堆积的尸首却已经有了数米之高,鲜血遍地,惨不忍睹。

曹丕心急如焚,并没有撤兵,连夜继续进行攻击,效果还是一样,根本无法登上彝陵的城墙。

魏兵轮番进攻,这一场攻城行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