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6节(2 / 3)

加入书签

屏障,路况艰险,必有重兵把守。上庸这条路可走,满宠不会阻拦,宛城要地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时任宛城太守并率军驻防的正是孟达,此人曾经跟张松、法正等人,帮助刘备夺取了西川。后来却因为刘封的原因,无奈投降了曹操,后来被曹丕封为散骑常侍,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镇守宛城。

这天,马谡找到了诸葛亮,郑重进言道:“丞相,依我之见,宛城孟达,可以招降!”

“孟达已归顺曹魏多年,只恐不易。”诸葛亮摆手道。

“即便不能招降,若令司马懿等与孟达生出罅隙,孟达处处掣肘,东部无忧!”马谡道。

诸葛亮思量了半晌,觉得尝试一下总归无妨,于是修书一封,秘密派人到宛城送给孟达,信中的字数不多,言明上庸失守,是刘封的错误,与孟达无关,蜀中将士盼老将回归,再立新功。

反复无常

孟达自从投降曹魏之后,曹操对他不错,曹丕也对他很好,偶尔还会赏赐一些金银等物。但是,曹叡登基之后,什么奖励都不见了,似乎朝廷都忘了孟达此人。

孟达整日为了重获圣宠忙碌着,操练兵马,巡视城池,发展经济等等,并且按时上下班从不懈怠,为的是能够引起朝廷的重视。

终于,曹叡想起来孟达这个人,还给他来了一份圣旨,却不是表彰,而是警告他勿要生乱、躬守忠节,除此之外,再无下文。

孟达不可置信的将圣旨看了好几遍,最终确定字里行间没有丁点儿重视的成分,鼻子都要气歪了,心中更是惶恐,毕竟他曾经是蜀将,曹叡如此警告他,一定是朝中有人进了他的谗言。

让曹叡小心孟达的不是别人,正是司马懿。王宝玉北征归来之时,畅通无阻的过了宛城管辖的武关,顺利到达了上庸,不得不让司马懿认为,是孟达有意放走了王宝玉。

司马懿因此对孟达生疑,暗自给曹叡去了一封信,说明此事,让圣上小心此人。曹叡信任司马懿,本想派人直接把孟达给咔嚓了,念在他是老将,这才去了一份圣旨,希望孟达警醒。

孟达对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免心生怨言,时至今日,他都不清楚王宝玉曾经通过了武关,只知道上庸的兵马来了之后,一战就走,好像损失也不大。

确确实实,这一切都跟孟达没有半点关系,之所以无辜躺着中枪,总结起来,这还是孟达品行问题惹得祸。

当初,孟达与张松、法正密谋搬倒了刘璋,随后又背叛刘备,将上庸献给了曹操,这样的做事方式,任凭谁都要对他揣着一份小心。

同样觉得孟达有问题的还有益州牧黄权,虽然他也是两次背叛,但人家都是万般无奈之时,做事也光明磊落,并未曾受到诟病。

黄权给好友司马懿去了一封信,告诉他,孟达其人反复无常,宛城重地,必须小心此人变节。

接到了黄权的信,司马懿更加确定孟达这个人不可靠,于是秘密派人进入宛城,还收买了几名孟达的亲信。

出现信任危机的孟达每天都过得很郁闷,只能隔三差五的上奏疏表决心,收效甚微,反而让曹叡觉得此人心虚,必须提防。因此孟达唉声叹气,只恨不能在朝为官,当面澄清。

诸葛亮的信到达宛城之时,孟达看了之后,仿佛春风吹皱了一潭死水,心思很快就活络了起来。诸葛亮素有公正之名,在信中也强调说昔日过错都在刘封,跟他无关。所以,孟达寻思着,要是重新回归蜀汉,或许再不用如此提心吊胆的活着。

孟达反复思量了几日后,决定重归蜀汉,反正已经被圣上怀疑,早晚也将死在佞臣之口。于是,孟达给诸葛亮回了一封信,愿意率领宛城五万将士重归丞相帐下听命,届时丞相起兵伐魏,他愿意打头阵,直取洛阳。

收到孟达的信,诸葛亮眉头舒展,露出了少有的笑容,看来马谡说得不错,孟达就是可以招降,如果以宛城作为据点,一马平川,攻取洛阳,光复汉室,指日可待。

诸葛亮一边命人整理兵马,准备出兵,一边再次派人给孟达送去了一封信,宛城非同小可,绝不能出一差二错。

“得公之书,足知公忠义之心,不忘故旧,若成大事,公将是汉朝中兴第一功臣,无人可及。然此事机密,莫要轻易托人,慎之!”

诸葛亮言辞恳切,孟达见信大喜过望,只想着成为蜀汉第一功臣,却忘了诸葛亮最后一句的警告,当晚喝多了酒,跟小妾欢愉之时,兴头上就把这件事儿说了,承诺以后让她做一品夫人。

小妾又告诉了她的兄长,而此人正是被司马懿收买的,他急忙出城,火速将此事告诉了司马懿。

“孟达要反,必诛之!”司马懿大怒道。

“父亲,儿臣有一计,可兵不血刃,杀孟达以除大患。”司马昭进言道。

“吾儿不妨说来。”

“我军若大举进军宛城,孟达必率众抵抗,届时必有损失。有道是兵不厌诈,我听闻孟达贪财,可封赏金银,诈称圣旨来到,令孟达出城接旨,杀之甚易。”司马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