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老寡妇生活指南 第229节(2 / 3)

加入书签

福能止损, 娶了小寡妇, 也是一种选择。人总归是要放下执着的,无论是哪一方面的执着。

过去的失去的总归不再回来, 无论是仇恨还是遗憾,但至少,人要试着往前走。

不管王安福有没有后悔过,总归是不需要答案了。也没人在乎他的答案。

人这一生, 错过了, 后悔了, 也没有回头路可走,既然知道再也回不去, 问后不后悔又有什么用呢!?人生中不是每一件事都有答案!

至于钱家的恐惧, 总归也是要过去!

秋冬凛近, 天气似乎一夕之间就冰寒起来。

大宅门的地基已经打好了,因为冬天不好动工, 所以今年是搬不进去了,得等开春再开工。

不过家里人也不着急,就慢慢的弄吧。正好家中的钱今年也不是太周转得开, 因此,缓上一年, 反而好些。慢工出细活嘛。

古代的气候条件就是这样, 太冷了动不了工, 地都冻住了。太热了也动不了工, 会中暑。那个时候的条件不像现代人的多,就只能硬扛,有些还只能硬抬,不像现代有各种机械辅助。

还好地基打好了,只要开春化冻就能直接动工!

春妮和翠兰最近很忙,忙着画喜饼的样式,打算做个八样的喜饼出来,到了日子,就能做出来,到时候送给宾客,给添添喜气!

现在张家算是小地方的大户人家了,家中人成亲,那肯定是宾客临门,围观者都人山人海的,赵家的人脉,再加上张家的门第,开席都不知道要开多少去,所以有些喜饼得算着日子一并做出来。不仅要新颖,还要好吃。又要显得喜庆,又不能落了小气,味道好,料足纯正才行。这可伤了春妮不少的脑筋。

翠兰教了她几样家里常吃的饼的样式,其它的便是春妮自个想的了。

春妮,翠兰,徐玉珍三个人,除了做铺面生意以外,其它时间就都在琢磨这个,还试吃了,叫家里人都尝了,便订下了样式。

然后就张强张恒准备酒水,席面啥的,光靠家里掌厨那肯定是不够摆席的。因此少不得要订酒楼了。就得订什么菜色,酒水,什么规格都得提前弄出来。

王安平的婚事,是大事,没有人不重视。家里人几乎都忙的团团转。

因要在年前完婚,所以张融融和赵娘子一并去合了日子,占了吉凶,临到十一月才定下了。

腊月初一,吉,适合纳吉迎亲,可迎双喜临门。

这不就是好日子吗?!

翠兰悄悄的对王安平笑道:“年前成了婚,姑娘就成了姑爷家里的人了,就得一块过年了。多好?!”

王安平笑道:“是好。”

“姑爷来,我给你瞧一个好东西,嘿嘿……”翠兰悄咪咪的带着他进了一侧院,里面全是摆好的红色的贴着红字的箱笼,可见是备好的嫁妆,其它的她没看,直打开了一件小箱笼,里面正是折的方方正正的一对喜服,她笑嘻嘻的道:“这是姑娘上个月绣完的。今年这一年几乎就在忙这两件喜服了。这一针一线,都是姑娘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姑爷啊,娶了咱家姑娘,可得好好对她啊。”

王安平看着上面绣好的丝线,眼眶也有点微红,笑道:“会的。”

“那等着正日子,我就等着吃喜糖了。”翠兰笑道。

翠兰见有人来了,忙小心翼翼的将箱笼关上了,旁若无人的跟着王安平出了侧院。

王安平来赵家早就如常了,来去自如,所以下人瞧见了也没觉得稀罕。

王安平来寻赵幼娘说话,赵幼娘不太想见他,但又拦不住,便罢了。总寻思着快成婚了,总见面不太好。

“姐姐可有消息来?!”王安平道。

“来了信,应该能赶得上。”赵幼娘说到这个,道:“来一趟并不容易呢,若不是大哥坚持,只怕还是来不了。来也不是没有代价的。远嫁一点也不好。”

翠兰道:“还是大少爷坚持着,这才能叫来。要不然还是来不了。大少爷昨儿刚来了信,说是一道回来,顺便再带一批货回来。其实哪里为了押货,只是为了找个借口,家中掌柜这么多,这点路押个货哪里需要亲自押的?只不过是看着他们家,督促着二姑娘来家。不然他们又是一堆的理由给临时的推了,又变卦。咱姑娘成婚这样的人生大事,二姑娘肯定要回来的……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人家,难道因为家里有丧,连人家娘家都不叫回了吗?!”

翠兰很是抱怨。

“大哥付出不少代价?”王安平大概的心中也有数。

“嗯。”赵幼娘没瞒他,无奈的道:“白糖的生意要分他们一些,他们那个县,要凭着我们家的关系弄到了。”

“既知借着张家的关系弄到了,就更应该来的勤才是,怎么反倒心安理得的要好处,却不放人回来的?!”翠兰嘀咕着,道:“这是拿捏着二姑娘,要胁咱们家呢!”

“没办法,为了姐姐,只能忍一忍,让一让利。爹娘和哥哥也不是太在意生意的人,只要姐姐过的好,怎么都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