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节(3 / 4)

加入书签

华国还敢反过来攻打俄国?

“【可是,那些人确实是从境外来的吧?】”第一个说话的人语气不那么肯定。

“【那也未必是华国人。我们这儿与华国接壤,常常与华国守军有小冲突,他们从来没赢过。】”后者以一种不以为然的语气向他的同伴们灌输华国的无害性。

“【哎,不管来的是谁都好……这种日子,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结束?】”他的同伴沉默了半响,才苦涩地开口。

这一次,他们还算是运气好。虽然碰上了外敌入侵,却没有伤他们性命。只是,看着在炮火的攻击下倒塌的房屋,看着周围的残垣断瓦,看着地上守备军焦黑的尸体,以及满目苍夷的土地,所有人的心情,都沉甸甸的。逃过了这次,下一次,他们是否还能有这么好的运气?

如同百姓们不相信“弱小的”华国胆敢向他们挑衅,正敷衍着华国政府的俄国政府,也没有想到,华国居然真的敢主动向他们发起进攻。

在他们的印象中,华国还是多年前那个被先前的沙皇俄国打得一退再退,一次次求饶的国家,是被他们夺去了大片土地,却连反抗都不敢反抗的国家。虽然土地面积很广,乍一看上去好像很厉害,实质就是一只待宰的肥羊。

然而如今,这只温顺的肥羊居然对他们亮出了利爪!

四天前,他们漫不经心地将敷衍之辞送上了华国政府的案头,四天后,他们就为自己的轻忽而付出了代价!

这天晚上,莫斯科的政府高-官们,全都集中在会议室中,紧张地讨论着该如何御敌。会议的氛围很紧张,高官们能够拿出的御敌措施却十分有限。

与此同时,华国政府的军队已经势如破竹,连下俄国数城。由于华队做足了准备,来势汹汹,往往在收成者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兵临城下,一时之间,竟是势不可挡。众多守将对于华队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轻蔑,到了后来慎重、戒备乃至畏惧的地步。

尤其在华国政府正面打倒一位名将,从他的城池中大摇大摆地离开后,这种畏惧变得更为明显。

短短的几日之内,俄国已经奏响了危险的警报。

俄国政府虽然在竭力调动力量阻止华队继续行进,但由于他们手中兵力有限,收效甚微。

在国内,他们所要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前不久,他们才刚刚推翻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统治自立,目前还没有站稳脚跟,民众对于他们也多持观望态度。如果他们不能够漂亮地解决华国进攻一事,政府高官们毫不怀疑,他们会成为下一个沙俄政府,被迫下台。

现在,有能力帮他们渡过难关的,似乎只有苏维埃政权。可是,他们真的要向列宁低头吗?想到这里,所有政府官员都不由得迟疑了。

苏维埃政权是他们现在掌权的最大障碍,一直以来,那群泥腿子都不怎么服从他们的管制。一旦借由列宁之手打退华国人,他们可还能压得住那群泥腿子?日后,又由谁来当家作主,谁说了算?

“【不用向那些人低头。】”当尼古拉二世听闻这个消息后,对政府总理克伦斯基说道:“【我与华国交战过,我完全清楚该如何打发那些人。华国人容易满足得很,你只要给他们些甜头,就能打发掉他们。】”

虽然被政府当局软禁,但由于现在政府的负责人出身贵族,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妻子、孩子们受到了良好的待遇。他们被允许继续居住在原先的行宫里,除了行动上有些不自由、以及不能在干涉政务之外,他们的生活与以前没有太大的区别。

虽然多数时候,尼古拉二世都是个混吃等死的闲人,但偶尔克伦斯基也会来向他询问一些事情。这一次,是他主动找上了克伦斯基。

比起华国来,尼古拉二世更为讨厌的,无疑是他眼中的那些“泥腿子”。如果不是这些出身卑贱的人反抗他,他也不会落得今日这个下场,他无疑是最不希望政府与苏维埃政权联手的人之一。

恰好克伦斯基也有这样的想法,于是,这位政府高官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做出了决定。

俄国政府决定向华国政府发出求和文件,与华国政府协商解决这件事。

他们的手中为数不多的兵力都在提防苏维埃政权,实在是不能轻易地折损。再者,即便将那些兵力全部调回来,能不能打胜仗还是两说,一旦败了,他们却必会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中,若是胜了,也定然是惨胜,苏维埃政权必不会轻易放过这个□□的机会。

当前,找华国政府寻求和解,似乎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就算已经对华国政府的实力有所改观,但他们对于华国政府的总体印象一时之间还难以扭转。在他们看来,苏维埃这个对手,比华国的威胁还大。

毕竟,苏维埃是有可能入主莫斯科,取代他们的存在,而华国,就算华国打赢了他们,难道还能够把整个俄国给吞下去吗?到时候说几乎好听的话,自诩为“礼仪之邦”的华国难道还能够对他们揪着不放?

种种思量,促使俄国政府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克伦斯基不知道,正是因为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