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1 / 2)
不管杨峥忠不忠心,放眼曹魏,是唯一敢跟司马昭叫板之人。
所以从任何方面考虑,杨峥都应该是曹髦应该积极拉拢的对象。
杨峥檄文之中,也透露出这个倾向。
“陛下欲行驱狼吞虎之策?”焦伯低声道。
“除此之外,朕可有他策?”曹髦反问道。
此前他极力拉拢山东士族,封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更,以帝师待之,二人俱为山东大族,在士族中影响深远。
《礼记》有言: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
《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
还极力拉拢中书郎、给事黄门侍郎羊祜。
但司马昭转手就杀了郑小同,升王祥太常,封爵万岁亭侯。
而羊祜为了避祸,既不亲近曹髦,也不太亲近司马昭。
曹髦身边越发孤立,逐渐意识到拉拢士族门阀这条路走不通。
司马师斩夏侯玄,司马昭斩郑小同,都是在警示天下士族,刀,始终在我司马家手中!
士族门阀从来都不会坚贞不屈,也不会团结一致,只会与权势各种姿势媾和。
因为司马昭比皇帝曹髦走的更远,给的也更多。
听了曹髦的反问,二人都默不作声。
忽然,曹髦撕下内衣一角,咬破指尖,在两人惊异的目光中奋“指”疾书,“向闻卿乃吾家故旧也,今帝室蒙难,社稷将倾,愿卿以此血诏昭告天下,聚海内义士,干戈随风靡,武骑齐雁行,同讨逆臣!今封卿为骠骑将军、姑臧侯,假节钺都督天下诸军事,若能克成大事,匡扶大魏,朕不吝裂土之封!”
曹髦乃曹丕之孙,武略不知几何,然文才鼎盛,年仅十八,便有数篇文章传世,常与士人论道于太学之中。
“陛下万万不可,此诏传出,司马昭必行废立之事!”
“即便陛下发诏,杨峥也未必会出兵。”
李昭、焦伯跪在曹髦面前,声泪俱下。
事实上,没有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这份血诏的正统性严重不足。
“难道朕不发此诏,司马昭就不行废立僭越之事了吗?”
一句反问,让二人哑口无言。
曹髦虽然只有十八,却才智过人,太学之中辩论,常常驳的一众名士哑口无言。
因此数年之前,钟会就暗中向司马师评价过皇帝: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文采如曹植,武略如曹操。
“司马昭一向诈伪仁义之名,此诏传出,彼顾忌天下人言,数年之内,必不敢轻动。”曹髦早就想好了。
既然朝堂上,再无一人可以依靠,也就只能指望凉州了。
“然陛下如何将这血诏送出?”李昭提出最关键的问题。
这东西放出去,大白于天下,司马昭顾忌天下非议,或许不敢动皇帝。
但若是暗中被截留,则皇帝一定会死于非命。
出使
司马昭大军在寿春停留了一个月,到了四月,才率中军返洛。
数万精锐簇拥着皇帝与太后銮驾,但皇帝曹髦却没有丝毫安全感。
到处都在谈论司马昭的赫赫军功。
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话非常巧妙的传入曹髦耳中:“大将军功盖寰宇,若不厚加赏赐,则无以定天下人心。”
到了洛阳,果然君臣不断进谏,“大将军父子三人为大魏鞠躬尽瘁,国家方有今日之盛,望陛下再封大将军为晋公、加九锡、置晋国。”
曹髦非常配合的准奏。
其实准不准奏都不重要,传国玉玺在太后郭氏手中。
朝堂上无一人反对,有人甚至委婉的提出当封司马昭为晋王。
回到宫内,曹髦直接去找郭太后商议。
“儿臣欲封大将军为晋王,不知母后意下如何?”曹髦执礼甚恭。
高平陵之前的朝堂局势,原本是郭太后坐镇朝堂,宗族勋臣曹爽与世家功臣司马懿相互制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可惜曹爽率先打破平衡,囚禁郭太后于永宁宫,大权独揽。
但实际上打破了这个权力平衡的格局。
导致郭太后暗中倒向司马懿。
司马父子掌权后,都积极拉拢郭氏,与其联姻。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郭太后毕竟是曹家的太后,当年与明帝夫妻情深,明帝独宠之,曾因她赐死毛皇后。
助司马懿,是因为曹爽先将矛头对向她。
现在,司马氏一家独大,曹魏的江山若是不保,郭太后的这个太后也当到头。
曹髦天资聪颖,苦思冥想多日,为自己寻到了一个盟友。
“皇帝觉得如何?”郭太后五十出头,常年居于深宫,保养得体,气度雍容,举止优雅,岁月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大将军功劳卓著,理应封王。”曹髦认真道。
郭太后秀眉一挑,挥手让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