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明争暗斗(1 / 3)
“正式公文马上就会呈报上来,由于国防军还没有达到陆军部规定编制的上限,很难不同意。再说了,就是不同意也没用,他要想扩军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当时规定大省三师,小省两师,边(指边疆省份)、禁(指直隶)省份不在此限,而陆军部厘定的编制中,光是辽宁一省(大省兼边疆省份)就可以编列4个师,山西(大省)、黑龙江、吉林(黑、吉均为边疆省份)各三个师、内蒙、甘肃各两个师,现在蒙古刚刚收复,自然又能编成不少于两个师的部队。总计可编列19个师,或者38个旅。北疆国防军经过最新扩编后,有7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17个步兵旅,2个骑兵旅,离满编还差一个旅(教导总队作为直属于军校的训练队伍不列入编制,国防军大本营编列的直属队伍,如宪兵、警卫队等也不属此列)。
袁世凯一阵头痛,秦时竹的部队已经够多了,现在再编列两个旅,岂能不令人担心?居然还打败了俄国人,实力差距令老袁恐慌不已。
这种心烦意乱伴随了老袁整整一天,即使俄国公使再度跑来抗议时,并提出了种种要求,比如国防军先停火,撤离占领地方,释放伤员和俘虏后才开始谈判等等,老袁一概懒得搭理,他的心情恶劣到了极点,不停地对俄国公使的要求冷嘲热讽,这种态度是他从来没有过的。在他看来,俄国打了败仗,就该老老实实认输,不必再来提这些不切实际的要求。
俄国公使气急败坏:“北疆国防军还是不是中国军队的一部分,秦时竹还是不是一个中国地方领导人,大总统您还是不是全中国的领袖?”
“这些都是,但承认这些又能怎么着?”袁世凯翻着白眼,“北疆政府有便宜行事的权力,这是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我作为大总统不能不遵守约法。”
“你……”
袁世凯不紧不慢地说:“至于伤员、俘虏问题,既然秦时竹已提出了方案,我也不需要越俎代庖,以这个作为基础谈判不是更好?贵方也承认,中、俄两国之间并不存在战争,只是地方摩擦和纠纷而已,我倒认为这些地方事务由地方官员处理起来更为合适!”
“这将极大地削弱您的统治权威!”
“谢谢你的忠告,这是我国的内部事务,我会有妥善的处理方案。”袁世凯才不想出头,现在秦时竹打败了俄军,风头正健,不要说不会听他的,就是听他的,全国老百姓也饶不了他,何苦强出头,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心里对俄国的怨气也不小,在他看来,本来《俄蒙协约》签定前,中、俄之间可以就蒙古问题有体面的解决方案,他袁世凯可以获得声誉,俄国可以获得实惠,是你们俄国人给脸不要脸,非得撕破脸皮打仗,还要逼迫政府外交总长辞职,给我难堪,让我下不了台。现在倒好,打输了又想起我的好处来,早干嘛去了?再说,俄国一直唧唧歪歪,阻挠善后大借款的实现,也让袁世凯极度不爽。
俄国公使拂袖而去,连句告辞的话也没有。
袁世凯依旧是那副冷笑的姿态:“你们去闹吧,去打吧,谁赢了我帮谁的。”在他心里,何尝不希望国防军和俄军打个两败俱伤呢?
远在千里之外的马尔蒂诺夫也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挣扎:“怎么办?”
就他的本性而言,他是轻易不肯认输的,但眼下的局势已经恶化到了他所不能控制的地步,国防军已经对哈尔滨形成了钳形包围,处以极为有利的地位。哈尔滨方面虽然还有两万多部队,城防也十分坚固,但缺少重装备,尤其是缺少火力。
从哈尔滨报告上来的情况和驻沈阳领事反馈回来的情况来看,对手拥有极其强大的火力,并且在缴获本方大量装备后,火力变得更强。如果说这些还不是致命的话,飞艇就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恶梦,凭借俄军现有武器装备,没有能对飞艇构成威胁的东西。换而言之,一旦国防军开始进攻哈尔滨,俄军只能挨打而无法还手,飞艇不仅破坏力惊人,而且对士气是个重大打击,没有什么比只能挨打而无法还击更挫伤士兵的士气了。虽然战败的消息还密切封锁着,但很快就能传播开来。
对于国防军的战斗力,他尤其感到吃惊,居然能一举消灭本方两万人马,简直是了不得的事情,俄军远东部队虽然在战斗力方面不能和近卫军或者欧洲部队相提并论,但是他认为对付中国人是绰绰有余了,现在打成这个样子,以往的估计都要重新推翻。虽然他不能准确的估计出国防军投入进攻的人数(出于偏见,他一直认为进攻双城的国防军至少在5万人以上),但这种偏高的估计更加印证了他对哈尔滨的担心。如果哈尔滨丢失,就意味着俄军在中国境内最重要的补给基地丧失,如果要重新夺回来,势必要从西伯利亚大铁路上大规模调兵遣将,从满洲里、海拉尔一线逐次进攻,需要消耗多少物资和弹药都是他所不能承受的。而且中国军队在蒙古推进到了恰克图,对于俄军大动脉的威胁与日俱增,换句话说,要么首先将打击方向指向外蒙,如果先指向东北,还得承受敌人骑兵从软肋部杀出的压力。另外,如果找不到克制敌人飞艇的办法,即使能够调兵增援也是没有多少意义,对方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