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78章】 雷击舰队(2 / 3)

加入书签

机舱也中了一发却是致命一击,而据观测员报告,命中这关键部位的鱼雷正是来源于“辽远”号!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没有接触过海军的人或许注意力会全部被吸引在激烈的对抗和作战演练上面,但在总装备部部长何峰看来,他最为关心的倒是鱼雷艇赖以克敌制胜的武器——鱼雷。鱼雷作为海军系统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威力无人可及,14英寸甚至16英寸的火炮看上去虽然威武雄壮,但它们所发射的弹药对于有厚重装甲武装的敌舰的威胁非常有限,同样面对一艘数万吨的无畏舰,除非正好命中关键部位,否则100枚大口径炮弹都难以击沉对手,而鱼雷则不然,只要命中位置得当,1~2枚就可以造成对方瘫痪,如果被命中4枚还不沉没,基本可以算得上是奇迹。

但鱼雷也有自己的固有弱点,和炮弹经历了长时间发展的历史不同,鱼雷面世的时间还不到50年——1866年由英国人罗伯特怀特黑德(whitehead)在奥地利首先发明。相对炮弹而言,鱼雷作用距离近,速度慢,有时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明明鱼雷已经击中了目标,但就是不爆炸,眼睁睁地看着敌舰扬长而去或者自己被击沉——在作战中,鱼雷攻击都是近距离的贴身攻击,甚至可以说是有去无回的决死攻击,还能有什么比击中目标但不爆炸更让人沮丧呢?

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始人,很早就意识到了鱼雷的重要性,但如同大部分中国海军装备一样,限于孱弱的工业和经济实力,这种高威力武器无法生产,每一枚鱼雷都是高价从国外买回来的,而中国,也几乎成为了各国不同型号、不同种类的鱼雷展览馆。

为了保证海军的军火工业,合理推动国防工业的升级,仿制、研制鱼雷势在必然。基于和德国之间秘密的协作关系和情报交换体制,总装备部用价值不菲的情报换回了有关鱼雷制造的全套技术图纸。当时德国普遍运用的是黑头鱼雷——这还是中国人给取的名字。1872年,怀特黑德在奥地利开设专门的鱼雷工厂,开始批量生产鱼雷,一般都以其名字命名,翻译成中文就叫做白头鱼雷。英国、俄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列强看到了鱼雷武器的使用前景,纷纷解囊购入并开始自行仿制,由此有了五花八门的白头鱼雷翻版、盗版型号,而改型最为成功的当属德国。

起初白头鱼雷外壳的材料使用的是钢,虽然材质坚硬,但不耐腐蚀,在海洋环境中雷壳不可避免地会被锈蚀,对于需要频繁在水中练习发射和回收的鱼雷,这个缺陷是令人头疼的。当时以冶金工业闻名于世的德国,在金属铸造加工技术方面的优势足令各国无法望其项背,德国刷次考甫(schwartzkopf)工厂在分析、仿造白头鱼雷的基础上,对雷壳的材料进行了更换,舍弃容易锈蚀的钢铁,尝试改为使用一种特殊的材料——磷铜,即在克虏伯公司用于生产火炮的炮铜内加入磷青,从而去除铜材内的杂质,使得铜质更为坚韧并耐腐蚀,中国就给可靠耐用的德国磷铜鱼雷取了个黑头鱼雷的名字。

德国方面虽然转让了全套生产图纸并相应派遣了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但这种磷铜的制造方法在德国是不传之密,不肯予以一起转让,要求中国方面必须购买德国的金属原料进行制造。不过,这一切都难不倒总装备部的镇部之宝——笔记本电脑,一个月后在海军研究所的努力下,中国的磷铜配方便仿制了出来,三个月后,经过中国方面改进的配方更胜一筹!

早期鱼雷使用的功力系统,无论是白头鱼雷还是黑头鱼雷,都是利用压缩空气作功的往复式发动机——压缩空气推功发动机气缸中的活塞,使它产生往复运动,然后通过曲柄联杆等构件将往复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螺旋桨转动。后来,又出现了热动力鱼雷,即在动力系统中应用加热器(燃烧室),使鱼雷从冷行空气发动机走向热力发动机阶段,加热器将冷空气加热后就可利用燃料中所释放出来的热能,从而使鱼雷的航速和航程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航速由20节提高到30节左右,航程能达1000米以上。为了紧追世界潮流,海军研究所在研制国产鱼雷时,立足于较高的,采用燃油、压缩空气和淡水作能源(一般叫它三组元推进剂),即把燃油,以及作为氧化剂的空气和作为冷却剂的淡水同时喷入加热器,产生蒸汽燃气混合气体去驱动发动机。发动机也相应更换为汽轮机,通过汽轮和一套使气流加速的喷嘴,使高温高压的蒸汽燃气以高速吹向汽轮上的叶片并带动汽轮高速旋转,由于汽轮机没有往复运动的构件,效率比往复机高,相应也提升了鱼雷的最高航速和最大射程。

何峰悄悄告诉秦时竹:“海军所开发的这种三年式鱼雷,直径533,长69米,重14吨,装药量280公斤,最大潜深16米,最高航速可达33节,最大航程为4000米。现在已运用在最新式的‘辽’字号鱼雷艇和季节级驱逐舰上,作战效能是原有黑头鱼雷的15倍,白头鱼雷的18倍!由于现在还处以试用阶段,总效率并不稳定,一般在70%上下(指鱼雷命中目标并爆炸的概率),希望通过两三年的改进将其提高到90%以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