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95章】 联合声明(2 / 3)

加入书签

央。

1914年8月,民国外交阵线主要是两个阵地,其一是中英关系,其二是中德关系;这两个阵地的情况是互相推进、共同前进的。

中英两国政府有关即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外交动作对于远东政局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德国特使在得知可靠消息后,第一时间给柏林发去电报,在收到明确的指示后紧急求见外交总长陆征祥,决意在青岛问题上让步。

“我刚刚收到本国电报,我方愿意加速推进青岛问题的解决,不再要求中国政府在战后继续提供一处与之相当的租借地,但希望能够拥有实质上的便利……”

“我得到的许可是,我们可以保证德国的任何正当利益,甚至我们还打算做出更多的让步,前提是贵国能够做出同样的让步。”陆征祥乐了,形势急转直下啊!

“我愿意聆听总长阁下的高见。”

“秦总统亲自指示,德国作为我国的友好国家,对中国国防和工业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德国交还青岛租借地后,中国政府愿意单方面向德国开放本国尚未租借的港口,比如秦皇岛,比如舟山岛拟兴建的新港口。”

“包括我国军舰么?”

“包括……我们可以为贵国提供一切服务,除了没有租借的名义,贵国可以像使用自家的港口一样使用。”

“需要我国做出什么样的让步?”事已至此,德国特使也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不再用外交辞令绕口了。

“两个方面:第一,山东境内所有德国的产业权利由我国购买,其数值经双方约定后确认并由贵国以贷款形式提供;第二,全面取消《辛丑条约》中剩余的赔款,将其纳入中德友好基金并由我国全权管理,贵国需同时答应放弃领事裁判权……”

特使脑子转得飞快,这两个条件应该说并不苛刻,他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我本人原则上同意这些条件,但需要经柏林方面确认后才能完全应允。”

在中英有关西藏问题和存款问题联合声明发表完毕后第三天,中德第二次联合声明发布。德国方面表示:愿意尽快向中国交还青岛租借地,德国在山东的相应财产权利由中国以德国贷款赎买;德国同意将《辛丑条约》中剩余的德国赔款部分(前次已经转移了一半)全部纳入中德友好基金协会管理;德方支持中国废除有关领事裁判权的要求。中国方面表示,为感谢德国在山东问题上的厚意,中国愿意向德国开放有关非通商口岸港口;中国拟以中德友好基金的名义聘请一系列德国顾问来华参与建设,包括5名政府特别顾问,100名大学教授,200位各个领域的工程师,300位国防军和警察系统教官;另外,中方虽然对中德友好基金拥有全面管理权,但在重大问题上仍旧愿意与德国协商,愿意将中德友好基金建设成保持友好关系的第二条正式外交渠道。

中德有关联合声明的冲击力比中英联合声明的冲击力更大,观察家普遍认为,德国在对华关系上做出了巨大的、实质性的让步,无论是青岛的交还、赔款的转移还是领事裁判权的废除,都让中国获益匪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德国对于中国的拉拢不遗余力。有评论认为:“随着中德联合声明的公布,中德之间的密切关系又近了一层,在不远的将来,德国会不会做出更大的让步以换取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呢?如果那样,俄国在远东地区就要面临中国的军事挑战,战争的走势让人很难预料。”

如果说中国成功地利用了欧战爆发的机会,那么一直野心勃勃的日本同样没有忽视这个机会。在英德相互宣战后,元老井上馨公爵兴高采烈,在写给山县有朋和大隈重信的信中不无得意地说:“此次欧洲的大祸乱,是对大正时代发展日本国运的天佑……大正新政的发展,将为日本与欧美列强并行提携、世界问题不能将日本置之度外奠定基础。日本应该立即举国一致,停止政争,收回为一党一派利益的一切要求,例如减税废税等,巩固国家财政基础,和英、法、俄联合起来,确立日本在东洋的利权。”

时任日本首相的山本权兵卫是海军派,也是不折不扣的“英美派”,欧战爆发同样让其喜出望外,视之为千载难逢的机会,甚至一反外交文件全部送给元老过目的惯例,外相加藤高明在接到有关英国要求日本参战的照会后,连夜提请召开内阁会议。在众多元老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内阁已初步决定站在英国一边参加战争。若不是代表长州派的陆相悄悄通知了山县有朋,元老们几乎被蒙在鼓里。为了挽回局面,9日晚上,山县有朋、松方正义和西园寺公望三大元老亲自出席内阁会议,商讨日本对德政策。山县有朋从陆军既有感情出发,极力强调德国是日本的“友好国家”主张慎重考虑对德宣战事宜,遭到加藤高明的公开反对,双方剑拔弩张,几乎闹翻。

由于元老中西园寺公望也代表了亲英美的势力,对海军平素多有亲近,因此对加藤高明等人的意见实质上是赞同的,只是为了元老的“颜面”,假装训斥内阁成员几句“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的空话。山本权兵卫心知肚明,一直任由加藤高明与山县等人争执,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愿。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