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伟大国魂(2 / 3)
永远是他们最热切的话题。
“好,停。”李进把学生们收拢过来,掏出方才拿到的报纸,“还有最后五分钟,老师给你们讲讲山东的战事。这次打仗,老师没有参与,但我的心无时无刻都和他们在一起。等会我把报纸上登的内容和你们讲一遍,当然,老师会给你们讲解,如果你们回去自己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来问老师。”
所有的孩子都点头,在李进周围围成了一个圈,整整齐齐地坐下。
“《国魂》——记国防军明山阻击战……明山是前往鲁东腹心的咽喉所在,虽然地势上并不十分险要,但位置却十分要紧。正面推进的鬼子从崂山湾登陆后,只要攻克明山,前往鲁东腹心就没有什么可扼守的屏障了。从战场态势上说,国防军已在鬼子18师团外围构筑了庞大的包围圈,但尚有很大部分的部队没有抵达指定位置,倘若不能守住明山,则分散进击的鬼子很有可能合兵一处突出缺口,摆脱整个包围圈。到底是鬼子突出重围还是国防军将敌人困死,要害就在于明山,能不能坚守明山,决定着整个战局的关键。
面对四面八方扑来的敌人,面对无险可守,无一丝一毫援兵的不利境地,国防军11师33团团长刘德裕吼出了掷地有声的话语,‘我们团一定把小鬼子钉死在明山脚下,部队要是打的只剩下一个营,我去当营长,剩下一个连,我就去当连长……哪怕打的只剩下我一个,也不能让小鬼子碰头。’
明山战事无比惨烈,日军仿佛发了疯似地对阵地连连发起冲锋,连让人喘一口气的功夫也没有,炮弹如同不要钱似地一刻也没有停过,随手抓起一把明山上的浮土,里面铁定有几块弹片……”
说着说着,李进的泪水夺眶而出,哽咽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老师,你怎么了?”孩子们一个个听得出神。
“刘德裕就是我们团长,那个130多人打得只剩下17个人的二连,就是老师原先所在连队……”
下课铃响了,望着还意犹未尽的学生,李进只说了一句:“打仗的故事有很多,老师只希望你们牢记一点,你们今天的安宁,是无数国防军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校长,您找我?”
“我刚刚接到县里的电话,说你符合此次局部动员的征调要求,让我问问你的意见,尽快给他们答复,他们好早作安排,正式征调令马上就会下达。”
“我已经收到了。”李进掏出那封盖着国防动员委员会鲜红大印的急件。
“李老师,您准备怎么答复呢?” 校长是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语速虽然有些快,但字字句句都很清晰,“虽然县里希望我动员你去,但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并不建议你去。”
“校长,我决定去!”
“为什么?”
“因为他们!”李进用手指了指《人民日报》上的那篇报道。
“我刚才也在看这个报道。”校长的语速放缓了下来,“我虽然没有当过兵,但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我是知道的,这两天我和你一样天天留意《人民日报》的报道,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站在你的角度上,我也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但现在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国家确实发了调令,但上面也说,这是自愿决定,可见事情还没有发展到非常迫切的地步。对你个人来说,你刚刚成亲不久,父母高堂也刚刚接来,正是一家人同享天伦的时候,而且,你已经当了三年兵,上过战场,出生入死过,已为国家尽了忠,在这样的前提下,我认为更应该尽孝……枪弹无眼,重上战场,恐怕?”
李进的声音哽咽了,热泪夺眶而出,“校长,您的好意我明白,可是,我办不到!”
李进举着报纸,将《国魂》一文中描绘的明山阻击战中的名字一个个朗读起来,“……孙玉堂、武西光、张天寿、邓岭闵……全都是我一个班的战友,他们……他们全都没有了!呜呜!”
……
三天后,火车站,虽然气氛依旧寻常,但每一位前来送行的人员,都知道今天的不同寻常。
李进穿着没有军衔标志的国防军军装,背着拾掇得整整齐齐的军背包,在亲友们的簇拥下赶赴火车站,在他身后,崇文高小的全体学生将童子军军装穿戴地整整齐齐,来为他们敬爱的老师送行。
不多会,车站另一头亦出现了一支穿戴整齐的队伍——清一色的大檐帽,全部都是警察,为首簇拥着的,依然是身着没有军衔标志军装的人。
两人见了面,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好伙计,我就知道你会来。”李进见面就认出了对方,那是同属33团却不在一个连的战友。
“那是当然,咱们有缘,同一天退伍,同时分到这里,再同时重新征调,你要不来,我会想死你的……”
“今天,我们为李进和刘仁普两位将士举行简单的出征仪式,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你们选择了接受征调,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国家感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我们全县27万父老乡亲以你们为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