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51章 改建工程(1 / 3)

加入书签

“尽在掌握”四个字,说来容易,要实现却并不是那么简单。除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外,也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完成。在大明官场上寻找盟友、打通人脉、游说朝廷,这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存在,所以为了增加成事的把握,就必须要在可控的部分加大控制力度,确保万无一失。

比如海汉目前在辽东的战绩,要以东江镇的名义向大明朝廷请功,那就必须确保辽东局势在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反复。如果没过几天又被后金将金州地峡夺了回去,甚至战线被重新压回到南边的旅顺口,那请功的举动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国际笑话,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所以海汉目前在辽东的首要任务,便是稳住地峡防线,确保后金无法采取有效的反扑攻势。

以海汉的军事标准来审视现有的防线工事,自然很难用合格来形容这里的设计。这种单薄的城墙式工事顶多只能防一防小股敌军的骚扰,如果是千人级别的战斗,在这条数里长的防线上其实很容易找到防御相对薄弱的突破点。当初辽东明军就没能凭借工事守住这个要隘,而后金接手后因为工程能力有限,无法对整条防线进行大规模改造,也仅对破损的地方进行了修补。

毕竟他们认为明军打回辽东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再在这条防线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再说即便明军打回来了,他们从明军手里抢下过第一次,就能抢下第二次。但后金也料想不到除了明军之外,世上还会有海汉这种强大到变态的敌人存在,竟然能用一种闻所未闻的作战方式,迅速攻克了这道在他们看来十分坚固的防线。

钱天敦认为金州地峡的战略地位对后金来说十分重要,即便对方一时无力夺回被海汉控制的金州半岛,但也绝对不会放任海汉在此扎下根来。所以对金州地峡防线的反攻必然会连绵不绝,只是战斗规模可能不会再达到此次交战的程度——这种战斗后金输得起一次,却未必输得起第二次第三次。

钱天敦当下所要着手的,便是尽快安排好防线的改建工程。在他率部离开辽东之前,这边的防线至少要完成一部分关键地段的改建,类似纪家堡和苏家堡这种交通要道上的堡垒更是重中之重。

旧式的城楼式堡垒,海汉军方肯定是看不上的。根据这些年来南征北战的经验,要在面对兵力占优的敌军时充分发挥出火器的威力,棱堡加上辅助防御工事的配置无疑是最为高明的组合。立体交叉的火力网加上难以快速突破的外围防御工事,已经为海汉赢得了多次战争的胜利,相关的建筑设计图纸也有现成的样本可供参考,只需根据地形特点稍加改动,便可开始动工营建。

但具体到金州地峡这个地方,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先设法解决。大型棱堡所需的主要建材之一便是质地坚硬的大条石,这附近如果没有条件合适的采石场,那么大概就只能把原有的堡垒彻底拆除,然后将其建材用于兴建新的棱堡。

除了建材之外,劳动力也是将会掣肘这个大型工程的因素之一。本地的居民由于都被后金提前迁走,因此能够参与营建防线工事的劳动力几乎都只能由海汉隔海运来。以目前的状况来看,皮岛和山东登州是两个离此最近的人口来源地,而要在短期内让防线改建工程初见成效,至少得持续数月保持有两三千劳动力在工地上施工,而这还不包括采石、伐木、运输等环节所需要的劳动力,这对于海汉的动员指挥能力和后勤保障都将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钱天敦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要说到工程营建,开发地方这些民事,他却是有些不厌其烦,哪怕这工程与军事息息相关,对他来说也远不如在战场上挥斥方遒来得舒心爽快。所以关于这防线改建的工程,他只是拍板做了决定,就把具体的事务交给陈一鑫了。毕竟陈一鑫在山东期间处理民政事务和基建工程的时候比较多,在这方面也算是熟门熟路了。

相较于防线改建工程,钱天敦现在更需要亲自着手的一件任务便是重新部署海汉驻扎在辽东的部队。先前与后金军交战的时候,部队的调动极为频繁,今天是这个部队的防区,明天可能就转交给了另一支部队,到战争结束时,很多部队驻防的地点与最初的安排都相去甚远,而且合理性也比较差。比如目前苏家堡的驻防就是以骑兵为主,这显然并不是适合用来防御守城的兵种配置。

另一个问题便是目前驻防在金州地峡的部队归属比较复杂,这里除了陆军的两个营之外,还有钱天敦的特战营,哈鲁恭的骑兵营,王汤姆的海军陆战队,从各殖民地调集起来的炮兵部队,来自三亚的特训爆破工兵队,以及隶属于明军编制的皮岛军等等,零零总总超过三千人的部队需要协调部署。

在春季攻势结束之后,参战的部分军队会陆续离开这里,特别是特战营、骑兵营和陆战队这三支精兵,以及摩根的狙击小队,国防部显然不可能将他们长期部署在遥远的辽东戍边。一旦局势稳定下来,这些部队基本上都将离开辽东,去往更需要他们的地方继续执行军事任务。

不过在此之前,钱天敦必须先和其他将领们协商好这段时间的部署和任务分配问题,以确保地峡防线万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