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铁匠家的美娇娘 第76节(2 / 2)

加入书签

变了。

“我出去也不是不吃不喝了,你们要是不要这二两银子也没了”。

春花闻言直接想拿着银子走,谁知春花娘直接一把夺了过去。

“日后就别去镇里找我了,你们也找不到了”。

“知道了,你走吧,真是白养你了,我倒要看看你一个女子,没有娘家支撑,在外能闯出什么,到时候可别灰溜溜的回来,我们可不要”。

“那就不劳你们操心了”。

春花说完就出去了。

云湘正在家里哄孩子,见春花来了,脸上立马扬起笑容。

“我下个月十五号成亲,到时候你要来啊,就在县城郊外的书院,跟现在的名字是一样的”。

一听是下个月十五,这个月也不过刚开始,云湘点了点头,这时间完全来得及啊。

“我们过几天就要往县里搬了”。

“我会帮忙照看你那两个侄子的”。

“好”。

夜晚,两人坐在一起聊天,说到以后的生活,春花有些不舍,这一去县里,回来可就不容易了。

“没事,不是有马车吗?要是想就回来看我,或者我跟柱子去看看你”。

“好,那边很大,屋子也多,你们这回去了多住几天,到时候咋们去县里逛逛去”。

“好”。

春花照例在云湘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下午才走。

书院也正式开始搬迁了。

孔夫子直接在镇里的镖局租了三辆大马车,依次开始搬迁。

藏书阁里的书,学子们的东西都不少,一连三天才算是搬完了,春花是最后一天走的,她坐在马车上,看着一旁装好的锅碗瓢盆,嘴角微微上扬,她自是很期待的。

那边早已经是收拾好了。

过去后,先生就给他们重新分了课室。

八岁极其以下刚开蒙的幼童住在一起,课室一间,拢共也才不到十几个。

八岁以上十六以下没有功名的学子住一起,课室一间,这个课室的人是最多的,二十多个。

八岁到十六岁之间有功名的学子住一间,这些都已经是童生,算是正经的读书人了,共十几个人。

至于已经有了秀才功名备考乡试学子大多都是在县里读书,县里有官学,也有很出名的书院。

一旦考上了举人,运气好的,能混个小官,运气不好的,十里八乡出名了,光是名下能挂的田地就能让其一生无忧了。

到时候住在县里,风光无限,还是县老爷的兵客,更别说他们还有别的收入,还能继续备考。

科举制有利有弊,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时下穷人们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金宝和银宝看着崭新宽敞的课室,还有号舍,十分开心。

“大哥,等咋们月底回去,村里人要是知道咱两在县里读书,那可真是羡慕死了”。

银宝说到这里一脸得意。

金宝点了点头。

他们村里读书不多,大多都是在村里学堂里读书,考上童生以后,才会有人去镇里读书,但也是极少数的,像金宝银宝这样年纪不大,没有功名还出去读书的,实在不多。

尤其是他们现在还到了县里。

春花到了之后,也是一刻都没闲着。

她把厨房收拾好以后,就去后院了,果然这后院够大,她当时还以为孔夫子是随便说说的,以为最多不是一块小菜地罢了,没想到这么大。

此时,孔夫子的书房里,两位先生和他有些争论。

“院长,后院跟前院差不了多少,用来种菜养鸡是不是太浪费了,这些东西完全是可以在县里买的,周边也有农户,价格是很合适的”。

文夫子有些不理解,小柳夫子也是如此。

他们对这个新书院哪里都很满意,可唯独那一块不满意,有厨房地窖就行了,怎么能开垦菜地,种菜养鸡,这要是给别人知道了,谁还来他们书院读书。

那家书院都没有种菜养鸡的地方啊。

“咋们书院眼下是人不多,先生依我看那块地就是空着也比种菜养鸡好”。

孔夫子闻言,摇了摇头。

“空着就是浪费了,我看不如改成课室,咋们来了县里,可以去县里告示栏哪里张贴告示,书院可以多招上一些学子”。

文夫子看着小刘夫子建议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