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败走石门(2 / 4)
最大特点。但心里有些疑问的,张学良长能耐了,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这个……”蒋孝先想了想,但是不敢说,曾一阳的名望,在国内要不是南京政府压制着不准报导,早就会被媒体吹捧成蒋介石在北伐初期的那样,成为国家的救星。
“不要有顾虑,曾一阳是共党不假,但他还是一个爱国军人。出任第一战区总参谋长,他有这个能力。”蒋介石一副教导的摸样,让蒋孝先觉得,校长的心情不像他想想的那么糟糕。
“作为战区总参谋长,曾一阳即没有帮着张学良诉苦,也没有盯着刘峙不放,你就不能想想这其中的关键?”蒋介石见蒋孝先不说话,顿时将他想好的谜底说了出来。
不过,曾一阳确实没有帮张学良说话的理由,争取张学良的方法很多,根本就用不着给张学良献媚,用如此低劣的招数,曾一阳连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盯着刘峙,就是给蒋介石上眼药,不但得不了好,还能徒遭嫉恨,曾一阳怎么会不知道其中的利害。
保持中立,对于曾一阳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可以给蒋介石一个假象,中共对东北军的期望不大,张学良被中共争取过去的可能降低;另外一方面,曾一阳可以为四十军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蒋介石说着说着,就有些酸溜溜,为什么在国军中,没有这样的人才。
阎锡山是什么人?蒋介石可谓深知其狡猾,虽然和蒋介石的交手中,阎锡山大部分都失败了,但总是能起反抗之心,但阎锡山面对曾一阳,可谓老实过头。
用句不好听的话来说,阎锡山遇到了他‘祖宗’,活着的‘小祖宗’。
蒋介石甚至诧异,为什么西北在红军会合后,没有攻打山西,反而只攻打下来汉中后,就放弃了对周边的军事行动。相比之下,山西的煤,铁,粮食,都是在北方数一数二的省份。
民国之后,其才能能和曾一阳媲美的人,还的真的找不出来。
当年的蒋先云?
蒋介石想了想,也觉得两者没有可比行,蒋先云19岁的时候,才不过是一个学生。而曾一阳十四岁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哲学系,这就是差距。曾一阳的故事,在留学苏联的人中,被缔为‘神化’。不是人能够办到的事,就此,蒋介石还专门找他的儿子,询问了曾一阳在苏联的事情。
听蒋经国的述说后,蒋介石也是呆了好半天。
蒋介石是认识曾一阳的,当年曾让作为中共代表,也参与过黄埔的筹办工作,曾一阳就在广州住了两个多月。
但曾一阳给蒋介石的感觉就是,很聪明,但不好管教。调皮,属于一天不上房揭瓦,就浑身痒痒的捣蛋鬼。而且还嘴馋,跟在广州的美食家大都督谭延闿,可谓当时广州一老一少遥相呼应,被称为二宝。
大宝谭延闿,小宝曾一阳。
好在曾一阳当时在广州呆的时间不长,要不然,他的校长室都有可能被拆掉。蒋介石回忆着曾一阳的点点滴滴,有些庆幸的想到。
“曾将军的才能学生自然不如,但是曾将军年少……”蒋孝先想了想,准备给曾一阳厚黑一下,说不定才能过关。
他还以为,蒋介石是考究他的能力,但是说曾一阳好,肯定会被蒋介石大骂。
“年少轻狂?”蒋介石双眼一瞪,生气的骂道:“娘希匹,曾一阳要是年少轻狂,你的年纪都活到狗身上了。”
蒋孝先灰溜溜的,逃也似的离开了蒋介石的办公室。心里只能自认倒霉,说曾一阳‘好’,他也是被挨骂的份,说曾一阳坏,想不到还是挨骂。他这个命怎么就那么苦呢?
“不行,一定要出去领兵,即便带一个师,一个旅,也成。总比跟在蒋介石跟前,看着一份份失利的电报,徒然生气强的多。”蒋孝先暗自打定主意默道。
除了,感叹运气不好之外,只能怨气冲冲的诅咒刘峙了。蒋介石心情不好,主要还是刘峙的原因。
不过,蒋介石在离开南昌的时候,还是下了一道手令,让刘峙去重庆,担任重庆城防司令。
日军大本营也在对顺利拿下平津,这两座中国北方的超级城市后,做出来先进攻山西的作战方针。
而进攻山西,那么固守在怀涞的汤恩伯13军和傅作义的35军,就成了日军的主攻对象。围绕着这个作战方针,日军首先要肃清在平汉线上,从保定到北平的沿线中国军队。
兵力上匮乏的日军,并没有准备和华北东北军、中央军决战的能力,只能发挥其重火力上的优势,对中国军队的压制,以驱赶为主。
而南京方面,为了吸引日军的注意力,先期将刚刚到任的苏州警备司令——张治中,率领其第九集团军,进入宝山、嘉定等地。
大战一触即发。
为了调动华北战场上的日军,南京政府已经筹划在上海开辟新战场。
而英国、法国国联宗主国,出面的调停早就被中日两国视为小丑行径。日本在华北节节胜利的情况下,早就对速胜中国有着空前的信心。
从整个战局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