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风光旧曾谙(2)暗黑者与奋发者((2 / 3)
晚上八点了,信徒们很累,但元无极更累,他的脸上满是汗水,眼神也有些涣散,但他不得不打起精神继续分发符纸,因为他并不是这里的主人,真正的主人。
在大殿的后面则是偏殿,原本是城隍庙的道士们居住、念经、日常打蘸、习武的地方,由于是太祖皇帝亲自下令建成的,还是马皇后亲自盯着完成的,这处城隍庙占地颇广,前后三进院落,每一进都是美轮美奂,蔚为壮观,这在全天下众多的城隍庙里绝对是独一份。
但此时南京城的信徒们熟悉的道士都在前面大殿里协助元无极道长,后面除了做饭的杂工应该没有其他人才是。
但与前殿虽然人头攒动,但基本上还是井然有序、安静如鸡的场面相比,后院实际上颇为热闹。
此时的四合院大同小异,三面建筑物可以住人,每一面有大约十个房间,中间那处最大,这样的话就是三十间,当然了,肯定不会都住人,柴米油盐,香油烛火等物一样都少不了,自然还需要房间存储。
眼下正中最大的房间以及两侧最里面的房间都亮着灯光,中间那间更是灯火通明。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处本来是道场打坐、休息、接见弟子之处竟然是一处上好的餐室!
一张硕大的八仙桌位居其中,桌子上堆满了酒菜,一瞧那模样,都是在南京城最上档次的高级菜,酒壶也是景德镇新出的景泰蓝制式,这样的酒壶,加上酒,一壶起码十个银币,可能还没地方买。
但在这桌子上,起码有好几瓶这样的好酒。
有四人端坐桌上,坐在主位的竟然是一位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而其他三人都是四五十岁、大腹便便之人。
这年轻人正是在大夏国拿下南京城之战中立下大功的原北大营指挥使卜从善的侄子卜世仁,说起来这两人的名字着实有趣——从善,多好的名字,加了一个卜姓,这就变味了,同样,世仁,也是一个好名字,但加了一个卜字,就更加令人浮想联翩了。
不过这一切都不影响卜从善、卜世仁父子在历史上投靠清国后继续呼风唤雨,得以善终的结局。
这一世,由于卜从善的功劳,大夏国占据南京后,虽然剥夺了他的兵权,但依旧论功行赏给了他一个二等候的爵位,他在南京盘下的商铺、宅子也自然都属于他,大夏国未动分毫。
我等知道,卜从善是前甘肃总兵,其核心兵力三千人来自西北,是当时南京城战力最强的,虽然后来掺杂了几万人进来,但单论战力,他的几万人一点也不亚于朱慈烺亲自编制的新军十大营。
于是,虽然有江北四镇存在,但作为北大营的将主,卜从善还是很有些威望的,而且他不像方国安那样嚣张,更是深得朝廷上下的信任,实际上,方国安只是表面上嚣张,而卜从善正应了他的名字,在他担任北大营统帅的几年里,他至少将南京城几十处宅子、商铺弄到了自己手里,还与城里的黑道人物搞在了一起。
看来,就算没有大夏人劝降,他也打好了一旦瀚海军大军南下,他立即迎风而降的主意!
他看得很清楚,大夏人只是对田产很在意,对于住宅、商铺等财物并不在意。
卜从善没有儿子,他的侄子卜世仁历史上继承了他的爵位,眼下,卜世仁同样在南京城呼风唤雨。
而另外三人,我等以前也见过。
这三人都是从北京过来的,还都是与朱慈烺有脱不开的关系。
权赫,以前垄断北京城煤炭、粮食买卖,身后站着整个锦衣卫、东厂、内官系统的黑道人物,当然了,他是大太监王之心的干儿子。
朱慈烺南下时,权赫利用自己的关系,还是立下了一些汗马功劳的。
田笃,崇祯帝田贵妃的侄子,他也干着煤炭和粮食的营生,但是与权赫不同的是,他是以粮食为主,煤炭为辅,而权赫是以煤炭为主,粮食为辅,当然了,来到南京后,煤炭变成了木炭和木柴。
还有一位则是前国丈周奎夫人丁氏的侄孙,说起来还是朱慈烺外婆家里的人,丁骧,前北京城粪王,也就是贫苦人家出身的周奎不讲究,什么营生都敢做,连天家颜面也顾不得了。
粪王丁骧离开北京城后,完全是再次白手起家,当然了,在朱慈烺的照拂下,他也没有别的本事,在南京大太监,后来成了朱慈烺的秉笔太监的韩赞周的助力下,再次垄断了南京城的大小便事业。
上次朱慈烺再次南逃时,这三人没再走了,一来由于卜从善突然投降,家大业大的他们走起来不太容易,二来嘛,就是因为眼前这人。
卜世仁,最高峰坐拥八万大军的卜从善的侄子,在江北四镇仓皇南渡后,军力最强的卜从善实际上成了第五镇,由于在京城,还是镇中之镇!
卜从善能够拥有这么多产业,自己直接急赤白脸地掠夺也不像话,自然需要识相的人双手奉上。
于是,像权赫、田笃、丁骧这些不想再走的人便搭上了他的线,暗地里知道卜从善可能投靠大夏国时,他们更是打定了心思跟着他走。
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