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之走出大杂院 第132节(3 / 4)

加入书签

边接洽了下,对方来头不小,要求也高,这次又是年纪大了,做晚辈的想热闹热闹,所以客人的档次也高,顾舜华大致估算了下对方的要求,自己爸手底下这些弟子都过去竟然也不够,于是又和牛得水商量,牛得水另外挑了其它几个,大家一起过去,跑了这场堂会。

这许家是有头有脸的,事先自然需要沟通菜色以及采购等,顾舜华忙,便把这些一应交给了冯保国和顺子来办,这两个人倒是会来事,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这其中,许家倒是订了不少顾舜华的清酱肉,几乎把她如今存着的都给买走了,可把骨朵儿高兴得不行:“这可真是遇到了大买卖,咱不到五块的本,卖二十块,这得挣多少钱啊!”

到了那一天,这位许老爷子寿宴,顾舜华过去,和大家伙一起掌勺,其实别的她也没做,主要是做了那道一根柴炖猪头肉,就是搏个彩头而已,但即便这样,也是宾主皆欢。

临末了,许家老爷子的儿子特意感谢了顾舜华,说这次自己爷爷很满意,又给大家伙都包了瓷实的包。

顾舜华知道这许家来历不简单,雷家对他们都得高看一眼,不过倒是也不亢不卑的,受了这包,谢过了。

等离开许家,就有人打开了,大家一看,都惊到了。

顾舜华也看了看自己的,竟然给了八十八块钱。

这可真舍得!

冯保国和顺子都高兴得要命,其它几个弟子也都觉得“沾小师妹光了”,更别说另外几个根本不是顾全福手底下的,都笑着说鸡犬升天,没拿过这么大的包。

回到家里,顾舜华高兴,顾全福却是早就预料之中的:“舜华,这次烹饪大赛,你出了风头,又上了报纸,接下来名声、吹捧、堂会和钱财,全都朝你奔过来,不过你可得记着,做人不能忘本,这个时候,更得有个主心骨,可不能晕了头。”

顾舜华:“爸,我明白你的意思。”

她爸是红过的,当年勤行里也是被人捧起来的角儿,后来被贴大字报,人人都踩,日子过得是真不行。

只有真正经历过起伏的人,才能平静地看待这一切,那些没经过事的,在这个时候很容易飘起来,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她道:“爸,你放心就是了,我记得你的嘱咐,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只是勤行里的一名厨子,练好自己的手艺,这就是我的本分,别人吹成啥样,我也会记得这个。”

作者有话要说:  必须说一下的事,有姐妹提到大会堂安保严格是不会让自带厨具的,女主应该提前想到这一点。

可问题是,那个时候的大会堂是允许自带的!

我文中写的是全国青年烹饪大赛,但事实上参考的是1983年全国第一届烹饪大赛,那个时候各省市都是自备厨具以及食材前往人民大会堂参赛,甚至有省份专车运送黄河鱼。至于福建那边更是动用了级别不低的官员,千里迢迢将福建特产食材运过去北京。

当然也有惨的,比如湖南湘菜大师王墨泉,自己借了六百块钱购置了炊具食材挑着上百斤重的担子进北京去人民大会堂参赛。

这些文后都会有提及,包括以王墨泉为原型的参赛选手也会有(接下来女主的一些事取材自康乐园的常静,是烹饪大赛获奖女选手,也是早期十大特级厨师里唯一的女厨师,反正很了不起)。

另外,之前人民大会堂是不允许进入的,但是1979年开始可以进去参观。

桃花泛

顾全福这才点头:“以后,属于你的日子多着,但你根基其实不稳,能有今天,也是凭运气,还是得把心思稳下来。”

顾舜华:“好,爸,这一段我除了上课,其他什么都不干了,就专心钻研手艺,全国烹饪大赛上,不说一定拿个名次,但至少对得起爸对我的交待,对得起玉花台对我的栽培,发挥出我的水平来!”

顾全福:“你清楚这个,那就好。”

只是顾舜华想清清静静地搞手艺,却时不时有事找上门,她现在出名了,她做清酱肉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她的清酱肉在许老爷子寿宴上也跟着出了风头,许老爷子那种人家,请的客人都是什么人,大家尝了味儿不错难免打听打听,这一打听,都知道是顾舜华这里卖的,前脚后脚全都找上来了。

这年头,虽说清酱肉贵,大部分人都吃不起,但当这么一个价格昂贵的清酱肉出来了,你才发现,这世上从来不缺舍得花钱的人,也从来不缺能吃得起的人。

还有一些外宾,也都闻名而来,要订做清酱肉。

这些事情,顾舜华顾不上,一般就由骨朵儿来接洽,一来二去,差不多的清酱肉都订出去了,骨朵儿开始愁后腿肉了。

“舜华姐,你出名了,我们的清酱肉也跟着卖,咱能做什么就卖多少,卖出去就是哗啦啦的钱,愁的就是后腿肉。”

顾舜华:“那也没办法,再到处找找吧,有的话就做,没的话只能先停下。”

结果正愁着,也不知道哪位主儿,竟然想出法儿来,说是可以提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