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章(1 / 2)

加入书签

馆内还藏有不同年代的古琴,大多为传世之物,从宋琴、明琴一直到清代的古琴都有,且还藏有古时琴谱。

整个博物馆规模很大,非遗展区除了实物资料,还有丰富的影像资料,对专项的记录和对传统工艺的还原展示。

此馆从“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出发,还开辟了非遗传承人展示专区,一个项目一个展位,区域内入驻了不少省级与国家级传承人。

不过大部分传承人都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因而馆内实行轮班制,定好的在哪一日哪个时间是哪位传承人。

当然,若是遇上馆内办专门的活动,基本上收编的传承人都会在。

林默带着陈宇旸逛到了古琴琴谱的展区,牵着他的手问:“这些你还记得吗,我教过你的。”

一直流传到现在,古琴琴谱所用依旧为减字谱。

林默自幼学习古琴,识谱的时候也学得很快,习惯之后看到了谱马上就能反应出对应的声调。

但陈宇旸那时第一次见他的谱子,还很疑惑,他只能看明白一个标题,其余就分辨不出了。

林默一个字一个字教他,哪边代表的是左手的按弦位置和指法,哪边又是代表着右手的勾、剔、抹、挑、、 摘、劈、托。

陈宇旸颔首:“还记得些。”

“真的?”林默来了兴致,“那我想考考你。”

陈宇旸带着宠溺意味望向他:“你出题。”

林默随意指了两个字:“这两个是什么意思。”

出乎他的意料,陈宇旸很准确地答了出来。

林默抬眼笑了,又指了两个:“那这两个呢?”

陈宇旸给出的答案依旧是正确的,答完之后,他问:“是对的吗?”

林默点头:“都对,没想到你记忆力这么好。”

陈宇旸淡笑不语。

和林默有关的东西,他总能清楚地记住。

加上在国外的时候,为了慰藉自己的思念之情,除了会看他们过去的东西之外,陈宇旸还看了很多关于古琴的资料,和演奏视频。

似乎只要琴曲一放,陈宇旸就能自动想像出林默面对自己弹琴时的模样。

所以到了现在,他都算是能懂些古琴知识的人了。

逛到开放展区的时候,林默道:“这个点传承人应该在午间休息,还没有上班。”

陈宇旸指着古琴对应的展位:“你以前就是在这里工作过?”

林默点了点头:“过去是我,现在是一位很优秀的传承人前辈会在这儿进行展示。”

陈宇旸觉得,和林默携手走过这个地方,也像是重新回忆了一遍他过去的经历。

这一处博物馆很大,林默一路跟陈宇旸讲解。

毕竟他对这处十分熟悉,除了本就了解的古琴,对其他也能讲出很多自己了解的知识。

陈宇旸听着他舒缓的语调,一直弯着嘴角。

不同的知识,在林默的口中并不会因为专业化而显得难懂,由于他表述清晰明了,很容易让人理解。

整个博物馆逛下来要不少的时间。

林默走到后来,有些累了。

陈宇旸看出了他的疲惫:“我们休息一会儿?”

林默点了点头,他带着陈宇旸坐到了一旁专为参观者设置的连排座椅上。

他半倚在陈宇旸的身上,道:“在我们上学的时候还没有建成这家博物馆,之后有了拨款和资金,民俗馆才建了起来。”

现在都是免费开放的,为了控制人数需要预约。

民俗馆的建筑也是专门的设计师进行的设计。

陈宇旸帮他轻轻敲了敲腿,让他放松些,也好受些。

他觉得自己像是越来越贪心了一般。

回国前,想着林默现在是单身就好了。

见到林默后,想着他愿意做自己的男友就好了。

确认关系后,想着早些领证,将人留在自己身边。

现在结婚后,又期盼着,什么时候能同居呢?

林默看他的神情,问:“你是不是有话想要对我说?”

他们之间太默契了。

这种默契从少年时便开始培养,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消散。

基本上是每次林默眉头一动,陈宇旸就能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而通过陈宇旸的表情和动作,林默也能知道他现在的情绪变化。

岁月都在二人身上留下了痕迹,却将美好珍藏,没有磨灭他们所珍惜的东西。

陈宇旸鼓起勇气:“默默,我们都已经结婚了。”

林默:“嗯。”

陈宇旸继续说:“那……我们是不是该住在一起了?”

林默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问:“你想和我一起住?”

陈宇旸用力点头,一时手上还没了轻重,给林默揉腿的力气大了些。

林默轻轻吸气:“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