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2 / 3)
妥协的。”
“你说谁低俗?”
……
眼看战况升级,方晴张张嘴,想劝两句,恰巧小吴睥睨清冷的眼风扫过,方晴便闭上了嘴。小安只低头看书。
二人口水官司越说声音越大,就有隔壁的同事来探头探脑。
李先生觉得火候到了,“我是不懂画,看不懂高雅的,咱们便去找看得懂的。”
小吴依旧梗着脖子,意思分明是“去便去”。
李先生冷笑道,“周先生曾在日本专门学过西洋画,你总不会说他不懂艺术吧?咱们便去找他。”
见事情要闹大,门外同事便有劝的,然此时再劝如何劝得住。小吴与李先生已是出门奔周先生办公室而去。
方晴想,看来今天不能善了了。
“你还是心太软……”小安并没抬头。
方晴没说什么。
周先生具体如何说的,方晴等自然不知道,只看到小吴回来便绷着脸,气呼呼地坐一会,便开始啪啪地把书、纸之类的往纸箱子里面拍,然后踢里嘡啷地搬着箱子出门去了。
没想到李先生竟是个狠手,一击毙命!
“茶杯大的地方,也值得这样算计!”小安冷笑。
方晴轻叹一口气,“忽生兔死狐悲之感。”
小安淡然道,“勿忧,他总得有干活的人。”
方晴点点头。
看着小吴空荡荡的办公桌,小安有点感慨地说,“你别说我也有点难过,明明一看见他那副死样子就烦。”
方晴实事求是地说,“说明你良心未泯。他对你是最客气的。”
小安“呵呵”假笑两声。
过后,李先生把所有版面的图画设计都交给了方晴,又“教导”了方晴一番。
经过小安前面的指点,方晴对这“教导”便哑忍下来,想想,今年加薪了呢……然而心里到底还是不开心了一阵子。
但不管怎么说,方晴成了影画部两大顶梁柱之一。
相对比广告图,新接手的新闻图和副刊图另有要求。
除去每天换稿的,广告图一般留的作画时间长,可以从容构思,慢慢商量定稿。
新闻图和副刊图,尤其新闻图,多是急就章 立时便要的,从构图到走笔都要快快快。好在新闻绝大多数时候用的是摄影图,那要么是小安的买卖,要么是买的照片——比如去年在东北就中东路问题中苏冲突的战地照片。用到方晴画的新闻配图并不多。
副刊固定配图的是专栏。
最近一直连载的是《良缘记》,说的是贫家女周小湄与富家公子方辛瑜相恋,却终因阶层不同,志趣不投,而成怨偶的故事。
方晴每天看得津津有味。这作者柳云生是个妙人,写的虽是情情爱爱的故事,文风却与时下鸳鸯蝴蝶派作家迥异,幽默中带些装大尾巴狼的痞气,然而笑过之后却是要长叹一声的。
故事已近尾声,方晴看得欲罢不能。每日下午便有听差送来柳云生第二天的稿件,副刊编辑看过便转给方晴。方晴先幸福地一饱眼福,再痛苦地立意作画——画不好对不起这样好看的故事,更主要的——害怕啊,小吴的凳子还没凉呢……
今天故事说的是方辛瑜与周小湄吵嘴后,愤然出门,恰遇旧爱白璇,二人旧情复燃,在凯旋门酒店春风一度。
柳云生写这种你来我往的调笑,半推半就的风流也是极拿手的,活灵活现到让人疑心这位柳云生便是每天这样生活的“风流才子”。
故事里,方辛瑜醒来,半睡半醒间叫“小湄”,再看,却是白璇侬丽的眉眼。脑子里与小湄相识相恋的一幕幕走马灯似得换,不由得悲从中来,在心里长叹,“本来以为早餐要喝一辈子豆汁儿的,谁想到——”
前文说过,周小湄胡同里小家小户出身,最爱喝豆汁儿吃焦圈儿,嫁入方家,对这平民吃食想念得很,但也只能忍耐着。方辛瑜瞒着家里众人,偷偷为妻子去街上买方家老太太嫌弃的“泔水似的”豆汁儿,又强捏着鼻子陪周小湄一起喝。
道是无情却有情。方晴不禁怃然。
想了一会儿,方晴画了个西装男士搂着佳人上楼的背影。交上去,恰逢李先生心情好,顺顺利利地签字通过了。
对于方晴追看《良缘记》,小安很有点不以为然,“不过就是老套的才子佳人故事罢了!”
方晴才不管小安说什么,照旧看得津津有味。
《良缘记》结篇时,方晴见到了作者柳云生。
方晴在办公室构思新图——或说正在愣神,有人过来通知方晴去经理办公室。
周先生对方晴有知遇之恩,方晴感激归感激,但生性狷介矜持,与周先生并无私交,两人又差着级别,工作并无交集,不晓得叫自己去做什么。
方晴推门进去,屋里除了周先生、魏先生,还有一位故人——竟然是在京里见过的那位郑先生郑衍。郑衍形容都没大改,虽打扮得越发骚包,但方晴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