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谁知道他抽的什么风(1 / 3)
就这样在云锦小心翼翼、谨慎低调中,日子也算是平淡安稳的一天接一天的过去了。虽然说是凡事能不出头就不出头,但过年期间的送往迎来和那些繁杂的礼数规矩,还是让云锦忙了个晕头转向,也因此而更加由衷的佩服乌喇那拉氏,以前她可是一个人来料理这些事务的呢。但佩服归佩服,真要让云锦以后就一直这么着操持府务,她可是受不了的。帮忙归帮忙,云锦可从来没有想夺权的企图,开玩笑,自己的理想可是要当一个米虫,混吃等死啊。
忙忙碌碌的过完了年,接下来就是太后的寿诞了,除了常规的礼物之外,云锦当然还要另外给太后准备些特别的礼物,这已经是形成惯例了,就是云锦隐居在别院之时,也都是一直如此的。只是这次云锦没象去年一般再出一个“玻璃门窗”之类的主意,闹得整个京城都是沸沸扬扬的了,而是准备了一些吃食。
当然,能做为寿礼送给太后的吃食,自然是要有特别之处了,但雍亲王府这次送上的既不是类似“佛跳墙”之类的高档菜,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不得了的东西,只是一些平平常常之物,就是一些百姓的家常菜,做法上也不讲什么技巧,基本上就是原汁原味的呈了上去。
在场众人看到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东西,都是有些纳闷,别说太后的寿宴了,就是一般富足人家的宴席都未见得能上得去桌的,可是如今这雍亲王的嫡福晋却郑重其事的将它做为寿礼呈了上去,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东西里面一定藏着什么玄机,于是有好多的人眼睛就一直盯在那上面,想着是否能看出些端倪来。
“乌喇那拉氏,”康熙看了看放在太后面前的玉米饼、馒头外加一些青菜水果,面色平静的问道,“你们府里送给太后的这些东西,可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回皇阿玛的话,”乌喇那拉氏恭敬的回答,“除了青菜水果是暖室种出来的之外,所有的东西都是些平常之物,要说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在于,这些都是我们爷自己种出来的。”
“什么?”太后本来看着那些东西也是纳闷,青菜水果现在虽然不是季节,但自从在太后七十大寿的寿诞上面世以后,也不是特别难见到的了,所以她看来看去,也没看出这里面什么特别的地方,还正在想是不是内有乾坤呢,听了乌喇那拉氏之言,也是有些意外,“你是说这是胤禛自己种的。”
“回皇太后祖母的话,”乌喇那拉氏又对太后恭敬的回答,“这粮食都是我们爷亲手种出来的,这青菜水果则是孙媳和我们府的钮祜禄侧福晋一起种出来的。”
“这可真是特别的很了,”太后笑着说道,“小玉,拿一块来,我可是要好好的尝一尝,自己孙子亲手种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好吃的紧。”
小玉赶紧从那个盘子里拿出一个馒头,双手递给太后。
“皇帝,你也尝尝吧,”太后接过去之后,一分两半,一半递给康熙,“这可是你儿子亲手种出来的。”
“是,”康熙接过之后,跟着太后一起把那个馒头掐下一块来送进嘴里,细细的嚼着品着,“味道还真是不错。”
“是很好吃,”太后也笑着说道,“而且这里面没加什么其他的东西,就是它本来的味道。”
“胤禛,”康熙看着四阿哥说道,“上次你曾说过要种粮食的事儿,朕只当是个笑话,没想到你还真的种上了,怎么样,可有什么心得没有?”
“回皇阿玛话,”四阿哥上前回话,“儿臣种粮已经有几年了,一直想找到一些能够增产的方法,现在虽有些成效,但却不是很明显,只是发现了一种新稻种,或许能解决些民生问题。”
“哦?”康熙来了兴趣,“这新稻种有什么特点吗?”
“或者可以使水稻一年两熟。”四阿哥平静的说道。
“什么?”康熙一下站了起来,“真的能做到一年两熟?”
也难怪康熙如此这般,要知道水稻是大清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高产作物,能一年两熟,那可是真真切切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别看四阿哥现在一脸平静的样子,其实在他刚发现这个稻种的时候,也是兴奋的一塌糊涂呢。
“在南方应该是能做到的,”四阿哥看康熙如此激动,也赶紧把情况说明白,“儿臣在前年的六月时分到地里查看,那时候的水稻才刚刚开始抽穗,可是儿臣却发现有一棵水稻比其它的都高一些,而且籽料饱满,却是已经成熟了,于是就将其收藏起来作种子,去年就用它来试种,果然又在六月成熟了。儿臣以为,这是在北方,种植的晚,如果要在南方的话,应该是有可能一年两熟的。”
“这事儿你怎么不早跟朕说呢?”康熙看着四阿哥问道。
“这个稻种只试用了一年,儿臣怕效果不稳,所以想再试一年,”四阿哥回话道,“如若还是六月成熟,再来禀告皇阿玛。”
“稳重是好事,”康熙点点头,“但这是关系民生大事,还是应该早点儿让朕知道为好。”
“是,儿臣知错了。”四阿哥行礼说道。
“你这是为百姓造福,何错之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