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上元佳节(1 / 2)

加入书签

法轮天上转, 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 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 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这是隋炀帝用诗来描绘的上元之夜。长安城内, 鼓乐喧天, 灯火耀地,街道上车水马龙, 路旁搭起了舞台, 演出角牴、杂技、百戏等各种表演,热闹非凡, 城内百姓合家出动, 贵贱同游, 男女杂观。

正月十三至十五, 长安城取消了夜禁,安福门是灯火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只见那灯轮高二十丈,悬灯两万盏灯, 有白鹭灯、攒星灯, 金燕灯, 芙蓉灯……繁灯夺霁华, 万人争相看。

李三郎一手抱着仁儿, 一手牵着萧可, 随着人潮涌动漫无目的地前行,他看得出爱妻内心的落寞?纵使灯火璀璨的满目繁华也掩饰不了,被人撞到也毫无知觉,干脆拉她坐在石桥边的馄饨摊上歇息。

“你怎么了?恍恍惚惚的,儿子就要摆周岁酒了,筹划好了吗?”

萧可摇头,今天正月十六,二十八很快就到了,说不定过了那天,再不会像现在这样牵手同游。

抬眸而望,万千灯火交相辉映,淡淡光华洒在他的脸颊,仁儿摇着一只拨浪鼓,好奇盯着燕子灯,他还不到才一岁,只会手舞足蹈地咿咿呀呀,温馨此刻,在正月二十八来临那天也会渐渐消逝吗?

“饿了吧?要不要吃一碗?”不等萧可回答,李三郎叫了三大碗馄饨,把其中一碗推在了爱妻那里,“你吃,我喂儿子。”

萧可哪有心思吃东西,半个月来都是食不甘味、心神不定的,拿着勺子在碗里搅来搅去,却不曾向口中送上一勺,身畔是熙熙攘攘的人海,内心似比人声鼎沸还要喧杂。

“不好吃吗?”李三郎却是兴致勃勃,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又何必辜负这大好的夜色,转而同卖馄饨的老人闲话起来,“今天怎么没人吃馄饨?好奇怪呀!”

老人家笑呵呵的回答,“郎君你是知不道,刚刚走了一大拨儿呢!都去了东市放生池边比赛射灯笼,听说赢一场有一百贯的赏钱。”

“是嘛!有这种好事儿。”李三郎一听,那不是他的强项吗?连馄饨也顾不上吃,喂饱了仁儿,匆匆放下一片金叶子,拽起萧可就走。

“郎君留步。”卖馄饨的老人家拿着金叶子拦了上来,“这也太多了,就三碗馄饨,要不了这么多,郎君还是收起来吧!”

“出来的匆忙,我也没带别的钱付账,您先拿着吧!”李三郎说什么也不肯收回,别了卖馄饨的老人,抱着儿子拉着妻子,一路向东市而来。

所幸两地只隔了一个里坊。一入东市,人声嘈杂,放生池边围满了人,正在欢呼雀跃中。走近一看,池边高高耸立了七、八根竹竿,每根大约二十几米高,上各悬挂一只灯笼,十几米开外,有人在挽弓搭箭,只是射偏了,箭矢随即落入池水之中。

李三郎抱着儿子挤进人群,饶有兴致的观看了两场比赛,选手们是资质平平,一文钱也没拿到。他再也按捺不住,将仁儿交给了萧可抱,伸手向主办方要弓要箭,“我来试试。”

侍立的青衣小仆立即把弓箭交给他,找准了位置,李三郎十分轻松地挽弓搭箭,那支离弦的箭矢直上竿梢,一下子射中了系灯笼的麻绳,灯笼直直掉下来,应声扑灭,周围观众群起叫好。

“拿一百贯来吧!”李三郎伸手朝人家要钱,也一百贯也忒好嫌了。

“郎君,你要连发三箭,全部射中才行。”一众青衣小仆不约而同道。

李三郎一口应承下来,眯眼瞅了瞅竿梢,“为免费事儿,你们把三只灯笼全部升起来,让我一块解决了。”

不但是小仆们不相信,围观众人全认为他在夸大其词,唏嘘声一片,两竹竿间相距甚远,怎么可能同时射中三只灯笼?李三郎这么一弄,连掌柜都惊动了,不但亲自照看小仆们挂灯笼,又吩咐他们搬出一大盘子的赏钱,好打赏这位‘世外高人’。

夜色茫茫下,只有三只灯笼在半空中闪闪烁烁,李三郎连连退后,将三只箭矢呈扇面状搭开,找准了位置离手,那三只箭矢‘嗖’的直上天际。眨眼之间,三只灯笼同时落地,围观众人看傻了眼,连鼓掌也忘记了。半晌,才响起不绝于耳的赞誉之声。

李三郎一一扫过众人,自是得意洋洋,最后才把目光落在掌柜身上,出钱的主嘛!“这下你该付那一百贯了吧!”

“当然,当然。”掌柜频频点头,原也想着结识这位‘高手’,亲自捧了一百贯钱送上,“敢问郎君高姓大名?仙乡何处?”

李三郎拿起钱袋,也是掂了掂分量的,还不曾开口回答,钱袋却被一名少年劈手夺了去,自认大意,“你这小家伙儿,敢在我手里抢钱。”观那少年,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身穿胡服,斜挎雕弓,有着粉嫩嫩的一张脸儿,眉清目秀的一个人。

“我就是不服你,能怎样?想拿回钱袋子再跟我比一场,这三只灯笼我也能同时射下来。”少年话说奶声奶气儿,自没把李三郎的‘绝技’放在眼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