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六零] 第62节(3 / 4)

加入书签

纺线这一步就可麻烦了!所以,现在厂里头大部分的工作还得是靠人工才能够完成的!”

说着,老黄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后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正在为他们厂有四百个工人的事情感到惊讶的苏曼,故意道,“我们厂的布料可不光是卖给市里的服装厂还有各个商场、商店、供销社和合作社,隔壁军团所属的被服厂的布料也是我们厂提供的呢。而且,我们厂现在不光要做棉布料子,还打算买新机器,生产‘的确良’布料,现在大城市的人都是穿这种料子做的成衣!”

老黄话的意思,主要是想要凸显一下他们厂的厉害,和布料的质量,让苏曼这个看起来不算很安分的小姑娘等会见了厂长能老实点,但他却没想到,苏曼倒是把他的话都认真听进去了,可提取出来的有用信息却是……

苏曼想,怪不得这一个小小的县纺织厂就能有四百来个工人,原来大头经营是靠给军团供应被服布料啊……他们想买新机器?还是用来专门生产“的确良”布料?

想到即将登上历史大舞台,成为接下来至少十年成衣流行趋势的“的确良”布料,苏曼对于这个厂长对发展方向的把控还是认同的,但相同的东西多了,价格就没办法继续持高不下,必然会价格下降。所以,如果这个厂子的领导层能更具远见的话,就应该让棉布和化纤布两条生产线并存,两手抓,这样才有利于厂子细水长流的发展。

所以……

如果纺织厂进新机器的话,那势必是要淘汰一批旧机器。而且,如果厂里的流动资金不够的话,他们恐怕还要将旧机器出二手……

于是,在还没有见到厂长,商量好棉布料子订单的时候,苏曼就已经开始合理计划起等赚到钱后,能否从纺织厂这边买一批二手机器回去,弄个纺织小作坊的事情了。

并不知道苏曼已经惦记起他们厂机器的老黄仍在边走边介绍着:“这是我们的流水车间,里面都是我们厂的正式工人,要是勤快点的话,每个月可都能拿三十多块钱呢!”

“那看起来厂子的效益还是很好的啊……”当上妇联主任以后,每个月工资都还没到三十块钱的苏曼并没有啥嫉妒心理,只认真看着那些头上戴着帽子,胳膊上戴着袖套的女工们,心里满满的,都是对她们的佩服。

对于这些在埋头苦干的工人们,苏曼虽然知道这里面随便提溜出来一个工人挣到的工资就比自己这又当妇联主任,又要担任副厂长能得到的工资高,但看着他们已经颇具未来社会流水线工人,尤其是那种机械、麻木式工作的样子,苏曼觉得就算是给自己再多的钱,她也是真来不了这个活儿。除非是当厂长,或是工会主席这样的,不然的话……

当然了,劳动人民最光荣!

苏曼也只是觉得自己没办法通过的方式来为祖国的工业发展添砖加瓦,但报效祖国的方式不止是当工人这一条路,她当不了工人,没法靠工业劳作凸显个人力量,也可以靠着当干部,为基层扶贫、建设事业做出贡献,也是一样不给国家添麻烦的。

正想着,厂长办公室就到了。

……

花阳县纺织厂的厂长叫王立业,是个对权利比较看重,但也不是那光抓权不干事儿的人,算是个有能力也有野心的领导。

因为对自己的厂长的身份和厂长的权柄十分在意,王立业每天琢磨的,都是如何增加产量,扩大销售范围,争取能够扩大纺织厂的经营,好让自己手里头的权利也能随着厂子业务的增加,跟着一起提高点儿。所以,王立业对生产和销量的问题十分看重,一直想要有所突破。

但随着市面上那个名叫“的确良”的,相比较棉布更加耐穿耐用,还颜色鲜艳的化纤类布料的出现,棉布纺织业的老招牌可谓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要说平时也就算了,毕竟花阳县这地方也属偏僻,“的确良”的布料还没有在这里出现,有的也只是由这种布料制作出来的成衣,但上市的也还不算多,暂时没能引起县里老百姓的注意,让主打棉布生产的纺织厂这边还不至于像那些大城市似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可问题是,这样的平静只是一时的,王立业去市里开会可是听市里的纺织厂说了,他们打算和服装厂合并,一起出资买新机器、设备,用来生产“的确良”布料,以迎合如今已经越发流行的布料、服装趋势,大批量生产“的确良”制品了。

作为市服装厂布料的供应者之一,县纺织厂所拥有的销售渠道和年生产利润,至少三分之一都是靠市服装厂才得以生存至今,可一旦市纺织厂和市服装厂真打算合并,并主产“的确良”布料和成衣,不再需要棉布的话,那可就彻底没有他们花阳县纺织厂的立足之地了啊!

不光如此,在生存压力之下,王立业想着刚刚秘书提出用厂子账上的钱去购买新机器,也跟着一起生产“的确良”的建议的话,只觉得心虚得不得了。

如果生产主任此时此刻在办公室的话,他一定能够明白王立业的心虚。因为只有他知道,王立业前阵子说要借着这次开会和市里其他几家小服装厂谈合作,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