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5/野柿林(1 / 2)

加入书签

小记者的照片引起的轰动可不小。

本以为是篇报屁股文章,因一张陈顺高坡勒马,回看泱泱马群的照片,挪到不错位置。标题赫然写着:壮志长怀眺远方。

牧马队男知青们炸开锅,一份报纸在无数双手上玩击鼓传花。这个说,陈指太威风了,跟大电影画报似的。那个说,我给陈指读一段吧,上头全是夸人的话,把人夸麻了都。

太文雅,太高尚,陈顺耳根子直发酸。

直到这份报纸传落到杜蘅手中。

她才进到帐篷,报纸就塞了过来,一群人哄闹说笑着退出,给两口子腾地方。陈顺走到她面前,那个那个地捏着脖子。

报上的他坐在马背上,什么都不说,一身故事。

草场辽阔,马群健壮,马背提缰的他哪怕黑白也有颜色。他和他的军马群落在一起,天高地阔,顶天立地。

“我想剪下来,收着。”

杜蘅从报纸边沿抬起双眼,发觉面前的男人直勾勾看着她,眼眶里还有几分残留的难为情,答应着,落了个吻在她脸颊。

“去取信了?”

“嗯,嬢嬢来信了。”

她笑着,把信晃给他看。

嬢嬢很高兴,小杜同志始终没放弃对一手臭字的磨练。

信是有来有回的。

唇角翘着的弧度让他醉了一把,陈顺把她小手团住,招来黑马,将人抱上马背。随即踩镫上马,压压她的发顶,调转马头。顿河马咴嘶着朝西南方向跑,微风压低草海,没在底下的矮茎野花暴露出来,点点黄粉。

近傍晚六点的天边云层厚重。

天真的凉了,风到跟前冷丝丝的,像用深山泉水抹了把脸。

这就是陈顺说想领她去的地方。

天生天化的一片野柿子林。

黄澄澄,满眼暖景,入秋后叶片逐渐干卷、发红,有风没风它都潇洒,抖落大半,剩下的是沉甸甸,黄间着红的柿子,一簇簇堆着。在陈家坝,柿子是不缺的。这里的柿子大部分都会留在树上,等到自然成熟,红到透亮,到那时谁想吃谁去摘,入口就是带冰碴子的柿子,管甜又管饱。

陈顺长开双臂,将她抱下马背。

问她记不记得这里。

那是她保护白鬃,射杀野狼后的第三天,他们在柿子林下见面,当时是正午,她才洗完头发,发梢还在滴水。

站在那里回的头,喊他:“陈指。”

她一开口,坏事了。

陈顺心乱得要命。

脑子里全是奇怪操令,一会稍息,一会立正,胸口肌肉发硬。肩还没他小臂长,小脸白白净净,站在树下没对他怎样,只是喊了声陈指,不过分,谁都这么喊,她喊着像雪团子似的往心上砸。

他必须说点话。

他说,远远看到了她,在这里做什么?

她反问,远远看到,有多远。

声音太软,问出口的话轻飘飘的,好像不给她答案也没关系。

她的目光停留在他眼里,两秒不止,互相注视,陈顺人没逃,眼神逃了。发梢水滴把她肩膀洇湿,洇出一小块深色痕迹,贴身物的带子给透了出来。

他不应该多看。

云到了,猛一暗淡。

云过后,骤然一明。

杜蘅没等到答案,也不需要答案,转头继续看柿子树,树上硕果累累。任由明和暗光线在身上交替,流淌。

当时的陈顺话到嘴边,开不了口。

很远很远见的她,把她框在镜框里。

高倍数镜头下的她,第一眼是偶然,第二眼,第三眼再说偶然是说不过去的。意识到这点,望远镜变成一块烫手山芋,陈顺猛地摘下来,一连两根烟,把自己的心抽到发冷。

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走到这里,幸好她没离开。

不问想不想吃,怕她说不想。眼都没抬,脑子早选定似的,伸手拧下一颗熟度正好,颜色正好,大小正好的柿子。

只是放在他手心显得小了。

递出去也没说吃,怕她拒绝。

“身上有没有落伤?”

杜蘅摇头。

陈顺发现她好像不怎么说“不”,常常用摇头来回答。

他必须接下去说话。

又把柿子往她面前递,说谁都想不到,她敢开枪射杀一头成年的野狼,枪法很好,一枪穿膛。小母马白鬃只是受了点惊吓,没大碍。

她还是不肯拿柿子。

也无所谓谁的话落在地上。

陈顺沿她目光看,发现她在看高处一颗带洞眼的柿子,一看就是被鸟啄过的样子。

“那颗,准是甜的。”

随便一句话,弄得陈顺那整年没吃过一颗柿子,一见柿子,耳鼓里全是她的声音。

准是甜的。

准是甜的。

入了魔。

那天后更不敢到她跟前说话,寡寡淡淡,非必要不开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