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节(3 / 4)
经晚了,他疲惫的从锦榻上爬起身来,一旁的婢女赶忙送上汤水,他喝了口,漱了漱口吐入水盆中:“宫中可有消息?”
“没有!”婢女答道:“中午时分万年县令周兴前来拜见您!”
“万年县令周兴?”武敏之皱了皱眉头,思忖了片刻才想起来:“对,我想起来了,是他!好像是关于卢照邻的案子,那厮说啥呀?对了,是严查幕后同党的事情!瞧我这记性!”
“那还有什么其他事情吗?”武敏之问道。
“司卫少卿杨思俭派人送了份名刺来,说今晚在家有宴,请您前往!”
“司卫少卿杨思俭?”武敏之觉得这个名字很耳熟,努力回忆了一会,才想起来:“原来是那老儿,太子选中了他女儿,这老狗倒有几分运道!”
“那您要去吗?”侍女问道。
“罢了,看在他女儿的份上,就去看看吧!”武敏之伸了个懒腰,站起身。
杨思俭宅。
杨思俭头上的金冠用金丝编成,足足有近一尺高,稍有动作便映射出七彩红光,王文佐很好奇对方细长的脖子如何支撑它的重量,他的女儿坐在他的右手边,身后是一具西域风情的羊脂白玉仕女像,宛若一对姐妹。
未来的太子妃穿淡黄色色丝衣,裙上无数颗小珍珠和玉片组成各种花朵,显得十分俏丽。身为太子未来的妃子,她本该选用宫中所赐的明黄色色,但她还是选择自家的衣衫,不过她的家世倒也不亚于宫中,其父杨思俭出身弘农杨氏,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孙、隋司隶校尉杨綝之子。
太子看起来也同样俊美,他身穿明黄色长袍,头戴黑纱幞头,眼睛时刻不离自己未来的新娘。年轻真好呀!王文佐拿起酒杯,喝了一口,自己恐怕永远也不肯像太子这样真正的爱上一个女人了,生活早就打磨掉自己身上所有的天真和轻信,尽管自己一点也不后悔,但对于眼前的这对年轻人,心中还是不免有一丝妒忌。
不过这些客人们真的像他们表面上这么高兴吗?王文佐的目光扫过周围的人群,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由衷的笑容。谁知道呢?长安城的居民们都是天生的演员。
喧宾夺主
“中领军,中领军!”
听到背后有人说话,王文佐回过头,惊讶的发现叫自己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英俊少年,身着明黄圆领短袍,腰间银带悬挂紫佩金鱼,却是天子第六子,武皇后第二子,沛王李贤。只见对方有些不好意思的向自己笑了笑,道:“王中领,你是兄长右卫率中郎将,秦汉时中郎将乃领天子亲兵,建安中,文帝就领五官中郎将,统领内兵,又称中领军,所以我叫你中领军也没错吧?”
王文佐被李贤这段书生气很重的话弄得笑了起来:“无妨,沛王殿下愿意叫我什么都可以。不过在下统领的不过是东宫亲兵,而非天子亲兵,所以叫我中领军有些言不符实。太子殿下通常称我为三郎,也有叫文佐的!”
“这倒是!那我就也叫你三郎吧!”李贤想了想之后笑道:“这样听起来亲近些!对了,我曾经听兄长说过,你自从领兵以来,就未尝一败,真的假的!”
“不敢当太子殿下谬赞!”王文佐笑道:“不过是侥幸罢了!”
“侥幸?”李贤露出了狡黠的笑容:“那怎么别人没这么侥幸?那年你带领兄长的马球队击败北门禁军,我可也是在看台上,你可休想骗我!”
“岂敢!”王文佐赶忙辩解道:“马球和上阵厮杀相差何止以道里计?若是把马球围猎诸事便当成战阵,多半是要吃大亏的!”
“这倒是!”李贤露出了凝重的颜色:“当初那郭待封就是把这两样当成真的打仗,总是夸夸其谈,结果一上阵,就输得一塌糊涂,害了那么多人的性命!”
“郭待封?他马球和围猎很好?”王文佐一愣,旋即才想起来这不是坑了薛仁贵的名将之后吗?
“嗯!”李贤点了点头,神色变得阴暗起来:“不光是马球围猎,他的书法、诗文也都很不错的,所以在长安时就名声很大,父皇和母后也都很看重他,视他为千里驹,上次让他当薛仁贵的副将也是为了让他历练历练,却没想到……”“哎!”王文佐叹了口气,他倒是能够理解李治当时的心态,虽说文武两道,不可偏废,但军事人材,尤其是能够指挥大军的统帅却比宰辅之才要难得的多,毕竟宰辅要毁掉国家还要十年,统帅要毁掉国家只需一个下午。更重要的是,君主和统帅之间的信任很难建立,所以最好的状况莫过于君主能从外戚、宫廷玩伴、家奴或者别的小圈子里选拔统帅,最理想的莫过于汉武帝了,娶了一个出身卑微的美人儿,附送两个天才将领。李治登基十多年后,发现老爹留下的一批名将逐渐凋零,自然想着在小圈子找后继者,于是乎便挑中了郭待封。
歌舞声响起,将王文佐的思绪从不愉快的回忆中拉回,他拿起酒杯,喝了一口,一旁的婢女立即斟满。月亮还没有完全升起,面前的几案上已经摆满了各色佳肴,美酒和女人脂粉的香气业已四散飘逸,宾客们在灯光下交杯换盏,亲切交谈,毫无疑问,这将是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