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节(2 / 5)
,连天上隐隐约约的云层都能看得清。月亮在云层的稀疏间隙偶露头,这更增添一种阴森惨白的光线,彷佛不是行于人世之间似的。到了子夜,骑士们还在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纵队前行,没有停止休息的命令传下来。人们都在一种极度困倦中随众前行,就连骑马走在大队前面的斥候也是这样。
高延年也早已困倦到了极点,为了不从马背上跌下来,他不断掐自己的大腿,突然,他看到前面有个灰白色的影子正在靠近,陡然惊醒了过来。
“五郎,前面似乎是人!”高延年突然道。
“什么?”长五郎正迷迷糊糊,高延年抽了他手背一鞭子,他才清醒了过来,这时他们已经可以看清那是一个或者多个骑马的人,马蹄在雪地之间腾越,几乎没有大的声响。而马背上的人,是伏在马鬃上前进,一只手抱住马,一只手提着弓,轻巧地随着马在雪地上起伏跃进。
几乎是转瞬之间,两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不到四十余步了,高延年看到那人影从马上站起身来,他嘴上横叼了一支箭,而另一支箭早已搭在弦上。唐军的本地斥候还来不及反应,就从马背上跌落下来。那射手策马来到死者面前,下马将其首级割了下来,系在马鞍上,转身逃走,血滴在雪地里,留下一道痕迹。
看到己方前面的斥候被人射杀了,高延年和长五郎陡然清醒了过来,高延年口中大喊道:“有贼,杀贼呀!”那吐蕃斥候一边催马逃走,一边张弓射出鸣镝,鸣镝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声响,在他的身后,冲出数十骑吐蕃斥候,向高延年等人冲来。
唐军面临突然的遭遇战,慌忙之间赶忙迎战。两边皆引满角弓,相互对射,箭矢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声响,由于地上有雪的缘故,不利于策马驰骋冲突,所以双方都是采取绕着圈对射。
两边对射了片刻,唐人渐渐从一开始的惊惶中恢复了过来,他们发现敌人的射术和骑术虽然都很不错,但身上的甲胄却无法与自己相比,虽然为了行动方便,这些骑士都没有身着重甲,但最少也有一身锁帷子背心和头盔,加上身上的皮衣,不少唐人骑士身上中了六七箭还能张弓还击的。而吐蕃人那边则是人呼马嘶,沉重的身躯此起彼伏地掉到淹没马蹄的积雪之中,发出扑扑的闷响,数量的飞快的减少。
俘虏
随着战斗的持续,唐军的骑队已经逐渐展开成包围状的横队,密集的羽箭把吐蕃骑士往中间驱赶。而吐蕃骑兵们开始意识到遇到的敌人比自己人多,而高延年、长五郎们,终于发现这些凶猛的敌人不过才百余骑而已,他们渐渐从最初的惊惶中镇静下来,开始发动反击。
这支吐蕃的骑兵,是钦陵直属的羌胡亲随,掩护吐蕃大军退回黄河西案。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都是精选的剽勇骑士。此刻他们发觉遭遇的是强敌,但并不惊惧,也不拨马四散。为了避免被唐人包围,吐蕃人且战且退,一边展开队形,同时继续放箭射敌。目的是将唐军从大队中引出,化整为散,好给唐人一个教训,这样才好摆脱。而唐人也的确遣骑四出,向他们追了而来。
“蕃贼逃走了,快追上去!”
“杀羌奴呀,替被害的兄弟报仇!”
“对,莫要放走了一个!”
唐人被敌人的后退所激励,纷纷策马向成散队的敌人追去。战马在雪地上奔跑,马蹄扬起黑泥似的雪花,而马上的人起起落落,就像行于泥水沼泽中一般。
高延年率领二十余骑咬住吐蕃人的八骑,穷追不舍,跑在最后的一个吐蕃人突然勒马回身,射出一箭来。高延年下意识的伏了一下,右颊感觉到一阵凉风,随即便听到身后传来一声闷想,回头一看,自己侧后方的一名从骑脖子上空无一物,鲜血喷浆而出,发出滋滋的声音,而无头的尸体居然仍端坐马背,继续与马一起上下起伏驰骋。
原来方才吐蕃骑士射来的事一支羽箭是特制的,箭矢被打磨的宽大锋锐,方才那吐蕃骑士一箭正好射中了那从骑的脖子,交错之下,箭矢的宽刃竟然将脖子切开了大半,首级被血一冲,歪到一边去了。高延年惊怒之下没看清,还以为成了个无头骑士。
高延年见自己从骑陨命,又怒又怕,一边大声叫喊,催促部下追赶,一边发狂似的打马紧追不舍。他们跟着逃跑的吐蕃人跑上一个稀疏布有灌树的小坡,吐蕃人突然分成两股,其他人都奔进了旁边的一片树林。该树林顺着山势绵延而上,渐渐终止于陡峭的岩壁之下;而落在最后的两骑一直跑向深山的山谷之中。
“高校尉,我们追哪个?”有人问道。
高延年看了看前面的地形,逃进树林的那伙人前面是条绝路,到了陡峭的岩壁下就没路可逃了。要么是这伙家伙逃昏头了,没看清前面的路;要么就是那两骑身份贵重,那伙人是想要牺牲自己掩护那两骑逃走。再说刚刚射杀我的人的凶手便在其中。
“你们几个去追进了林子里那群人!”高延年随手在自己的部下中划了一下:“剩下的人随我去拿那两骑,杀了我们的人,就绝对不能放他逃走了!”
众人齐声应道,于是高延年自领一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