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节(1 / 2)

加入书签

等纪元离开,又为私塾束脩的事吵起来。

看样子,像是纪三叔把纪利本月的束脩给花了。

纪元面上不显,其实也在头疼,他的黑板是做好了,但以什么名义给过去,倒是个问题。

到了安大户家,安家大儿媳没在,是她大儿子在门口等着。

安家小子也是一脸忐忑,看到纪元打了个招呼,自顾自道:“都说我学不成,可每月的学费却少不了。”

安家人口多,出钱的事还要公中出,故而他娘要去爷奶那讨要。

今日怎么回事,哪都在说学费的事。

纪元一边牵着小黄喂奶,一边道:“识些字也是好的,以后也好记账。”

“可我笨啊。”安家小子安大海今年十一岁,看起来却比纪元高出不少,拍拍脑袋,“我更喜欢养牛。”

说着,安大海来看纪元养的小牛,稀奇道:“你家牛犊是咱们村养得最好的,长肉了,明显要壮不少。”

最近十日来,纪元不仅按时带小黄过来吃奶,还努力找初春的青草给它。

就连家里的草料,也不嫌麻烦,切成五毫米到一厘米的长度,这样适口性好。

连晚上都是住暖和的厨房,能不壮一些吗。

两人说着,竟交流起养牛的经验。

等到安家大儿媳过来,下意识拍了下儿子安大海的头:“快去上学,今天不是要月考,若考差了,你爷奶又要说钱白交了。”

“要是考不过你叔家安小河,回来等着吃竹笋炒肉!”

纪元想到什么,正好小黄吃饱了,便跟安大海一起出去。

安大海道:“完了完了,小河弟弟可是每次的第一,我怎么考得过。”

说罢见纪元若有所思,直接道:“你在想什么。”

“想竹笋。”纪元随口答。

???

竹笋?!

竹笋炒肉是指我要挨打!

纪元想的却是,如今是春天,他可以去挖些竹笋,要是能去县城卖一些就好了。

说不定能买些最便宜的纸笔,也不能一直在沙地上习字。

要是攒得久了,说不定能去抄本书来用。

纪元跟安大海正好顺路,若不是看到迎面过来的纪利,他差点直接蹲在经常去的地方了。

纪元心道不好,牵着牛又去了别处,先给小黄割一些青草。

等到所有学生进了私塾,纪元才蹑手蹑脚过去。

幸好赵夫子一向严苛,不准学生们迟到,私塾这里也远离人烟,否则他会更麻烦。

又半日课程结束,今日学的是《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从单字对单字,到双对双,三字对,五字对,等等,都有对照。

学会此书,对声韵格律很有帮助,可以为以后写诗写作打基础。

不巧的是,这书赵夫子应当是教过三分之一,带着学生们稍稍复习,便开始讲接下来的,跟之前的事无巨细差别很大。

纪元用心记下,但再好的记性,也背不上那样多。

而他也无纸笔相记。

接下来的课程更是迅速,纪元只能闭上眼,努力记忆。

等他再睁开眼时,眼前出现了一个人。

头戴纶巾的赵夫子面容严肃,颇有老先生刻板的不苟言笑。

坐在地上的纪元本能往后一躲,抬头看向赵夫子。

赵夫子紧皱眉头看着纪元在沙地上写的字,指了指私塾正堂的后面,只说一字:“去。”

纪元自知理亏,下意识低头:“对不起。”

赵夫子再次一指,课堂上学生们还在背诵,他却压低声音:“去。”

纪元牵着小牛,一步三回头,见赵夫子进了学堂,好像在吩咐学堂里的学生们准备考试。

他老老实实走到赵夫子所说的地方。

私塾正堂的后面,是一间小室,平日吃饭做事,都是在这。

此处还有个五十多岁的温柔妇人在。

那妇人却是知道他一般,朝他招招手:“来吧。”

“我是赵夫子的娘子,来坐。”

纪元先是行礼:“见过赵娘子。”

赵娘子没想到小童竟然这般识礼,再见他衣服破烂单薄,心下不忍,拉着他坐下:“今日的考题。”

考题?!

赵娘子没有多说,学堂的事,赵夫子一贯不许其他人多言。

今日她按照赵夫子的说法,若见到小童,就去私塾正堂门外走两步,再听他吩咐。

没想到还真有个孩子坐在私塾窗外,口中默念声律启蒙。

她与赵夫子看了一会,才有了后面的事。

纪元这里思索片刻,也理清其中关键,面上不由得羞涩。

他在私塾蹭读的事,原来已经被赵夫子知晓。

再想到今日各处都在凑学费,可他两袖清风,穷得连叮当响都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