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6节(2 / 2)

加入书签

至于经师,平时你上课的老师。

多说贫不读书,富不教书,可见当夫子的,多半是家里有困难的。

需要边读书边科举。

被如今的学生嫌弃,好像也不意外。

最后的蒙师?

给孩童启蒙而已。

多半穷困落魄,没有家资,更没有人脉。

谁还会管?

纪元却管。

他要给自己的蒙师买一副几十两才能得到的叆叇。

在场不少举人,甚至不少官员都是做过夫子的。

谁家学生这么对自己啊。

从未见过啊。

这样的人,还能说他是为了富贵,还能说他毁了士林风气?

明明是纪元这样的人,在维护如今的士林风气才是!

徐大人也不敢置信,上下打量纪元,再次问道:“当真?你要给蒙师送礼物,所以才去做润笔先生?”

纪元挠挠头:“不单是,平日读书学习,同样需要银钱。蒙师赵夫子眼睛也确实需要一副叆叇。”

纪元并不否认着急去做润笔先生所为何事,也不否认自己需要银钱读书。

穷不读书。

也是这个道理。

徐大人叹口气,摇头道:“好了,是我看走眼了。”

众人更是不敢置信。

京城来的监临官徐大人,竟然说是自己看走眼了?

徐大人作为三品大员,是许多人从未见过的高官,对于这位,众人既敬又怕。

从未想过他会直接说自己错了。

徐大人并不觉得自己说做错又有什么。

他对纪元确实有偏见,也知道有人故意让他知道建孟府还有个更小的“神童。”

在刚来建孟府看到岳昌时,徐大人就知道,这又是一个被家族培养起来的神童,竟然还卡着时间,正好能参加乡试。

一举成名,确实能让人侧目。

徐大人问了几句,就知道这个神童名不副实,只等着他科举落地。

果然,不用任何人参与,这个人造神童就没中举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